歐盟為甚麼不保護倫敦金融城

【大紀元2011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紀羽珊英國綜合報導)12月9日在歐盟峰會上,英國首相卡梅倫稱為了『英國的國家利益』而對歐盟新協議投了否定票。其實,主要就是為了保護倫敦金融城的金融服務業、保住倫敦金融城的地位;因為新的歐盟條款中規定了嚴格的財政監管條款,這會對英國賴以為經濟支柱的金融服務業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卡梅倫提出英國支持歐盟新協議的附加條款:為使倫敦金融城可以不受修改後的條款中對金融服務監管的影響。對此,歐盟尤其是德國和法國,表示無法接受。這與倫敦金融城的特殊地位和對歐盟的影響不無關係。

眾所周知,倫敦的金融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批發服務業,在全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倫敦金融城——以聖保羅大教堂為中心的方圓一英里的金融城、金絲雀碼頭和倫敦西區——的金融批發服務業的產值預計達470億英鎊,超過歐盟其他地區的總和。30多萬人在倫敦金融城工作,倫敦金融城為倫敦全市100萬人直接和間接提供就業。

倫敦的金融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批發服務業在全球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占英國稅收達11.2%的金融服務業在英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都要高。可以說,金融服務業是英國最大的就業、稅收和出口部門。

歐盟尤其是德國和法國,則希望將歐洲的金融服務業向法蘭克福和巴黎轉移。目前,德國和法國還準備通過歐盟擬議,將外匯和債券之類的專櫃產品,轉移到歐洲大陸的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和巴黎的Euronext交易所。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和法國當然不會作出保護倫敦金融城的承諾。

此外,歐元區領導人還擔心他們不熟悉的、而英國人首創的自由市場的力量。他們認為市場,尤其是目前的金融債券市場是有能力擺佈歐元的命運的。由於在深陷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成員國中,債券價格不斷下跌、收益率上升,以至於這些國家在市場上借錢變得越來越困難。目前,歐元區必須說服拒絕給這些國家融資的國際債券市場,方便他們借新債還舊債。同時,市場的呼聲也極大地威脅著歐洲的銀行業,因為這些銀行持有大量的這些國家的債券。因此,歐盟當局試圖消滅市場的這種聲音,於是,歐盟幾個月間發出了數道禁止賣空債券的禁令。但這些債券市場位於倫敦並接受倫敦的監管,目前歐盟對此無能為力。這是另外一個原因,德國和法國拒絕承諾不影響英國金融服務業的監管。

應該說,英國是通往歐洲的第一門戶,倫敦可能是世界上提供金融、專業及創意服務的首要城市,這裡是最好的開展國際業務、發展全球性品牌的地方,這裡是最好的通往歐盟這一世界最大單一市場的通路。英國是歐洲設立和經營企業的最便捷之地,在全球,這裡的創業障礙最少,貿易和投資的壁壘最低。在歐盟,英國擁有最低的主要企業稅率之一。

要監管好英國的銀行業,需要改革提高倫敦金融城的競爭力和活力。這要看到英國政府的決心。保持獨立、不置身於有缺陷的財政聯盟之內,也是個機會,而不是在陰影之下。

對金融服務業而言,不管是資本需求、圈護還是報酬規則,這些對金融業的威脅也有一段時日了。金融服務行業的再次蓬勃發展,需要的是確定性。但監管解決的只是一半;金融機構本身則需要抓住機遇。

雖然,更緊密、更綜合的歐元區不會在短期內弱化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但從長期來看,如果日後的歐盟財政聯盟推出歐洲債券,法蘭克福的市場就會立即繁榮;這樣的話,不排除法蘭克福有趕超倫敦的可能。

倫敦金融城的傳統是開放和自由,在未來的幾十年,很可能會與美國、中國和遠東有更良好的發展;而歐洲可能會進一步強化和俄羅斯的關係。倫敦金融城則需要在這些轉變中找準自己的定位,這是個永恆的話題。

目前,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大型的國際證券交易所和大量的資金交易,倫敦已經具備。但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特別是來自香港等金融中心,另外,嘗試合併或收購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也是良策。雖然今年早些時候,倫敦證券交易所收購控股多倫多交易所的TMX集團失敗,但可以和澳大利亞還有多倫多交易所達成戰略聯盟,相互交叉持股。這樣,三個交易所戰略組成的聯盟,將能提供24小時全球交易平台,足可以與香港、紐約或法蘭克福相抗衡。

(責任編輯:方宇)

相關新聞
歐盟下修英國經濟成長預測
歐盟「會費」增加 英國每天付5000萬鎊
想給非歐盟人福利 英國把歐盟告上法庭
歐盟新條約 英國首相誓言保護國家利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