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台南 老房子旅遊正夯
【大紀元10月30日報導】散步台南專題(一)(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南30日電)「調味過的茶,喝起來很不錯,但久了就會發現,原味茶還是最好」,「奉茶」茶坊葉東泰說起台南的老房子,就像溫潤的老茶,而體驗原味台南的老房子旅行,正在悄悄流行。
台南不缺古蹟,荷蘭及明鄭時期的赤崁樓、孔廟、安平古堡都是耳熟能詳的府城景點,串聯過去與現在,不過,景點畢竟只是景點,只能緬懷,卻難以親近。但是,隨著慢遊、深度旅遊風氣漸起,不缺老房子的台南,也隨著這股風氣有了新生命。
建於19世紀,在安平古堡附近的「安平樹屋」,榕樹的氣根穿牆遁地,將人造界限化為樹群的一部分,拆掉部分屋頂及牆廊後,陽光灑入屋垣,讓老屋增添不少生氣,2004年開放參觀後,難得一見的榕樹與老屋一體奇景,讓「安平樹屋」從荒涼的「鬼屋」變為熱門景點。
「安平樹屋」老屋與大自然共構而成的趣味,讓人讚嘆,但真正讓人感到興味盎然的,還是古味橫陳,因人的活動賦予生命的老建物。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陳俊安說,台南人安分、不忘本,一份工作傳3代,只求安穩過日子,就算後代發達了,也不敢忘了祖先打拚、起家的所在,這也是為什麼台南市老房子特別多,而且對台南市來說,不但不是城市發展的負債,反而逐漸成為資產。
葉東泰來自澎湖,早在19年前就進目前位於台南市公園路的老房子,經營的茶坊以「圓融」為中心思想,刻意不遮掩、自日治時代即留下的梁柱結構,再加上在地食材及講究的茶品,總是能讓時光倒流,來客身心放鬆。
為何選擇老屋經營茶坊?葉東泰笑說,因為當初流行復古風,老屋不必裝潢就有古味,但隨著時代演進,人們開始渴求有溫度、有文化的生活,老屋不會自己產生文化,而是人讓老屋有文化,台南人對生活有自己一套演繹的方式,並藉由各種活動與環境產生連結,斑駁的木地板也因為人的活動而有了溫度。
他說,在老屋內營生的台南人,幾十年沒有變過生活方式,但自然成為一種韻味與生活文化,「每天展演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樣的過程就是傳承」,而老屋就是最好的載具,與人共同生活,並見證傳承。
「沒有人的老屋,就只是像鬼屋的廢墟」,葉東泰很高興台南越來越多把老屋當資產,並利用這個載具發展出各種型式的新文化。
老屋子林立的台南海安路近來也成了文化台南的重要景點,短短幾百公尺的神農街,除了有神轎店、神衣店、木刻神像店、老印刷工廠,也有輕食酒吧、咖啡吧及民宿,木造的拉門及低矮的天花板,漫步其中彷彿置身另一個時空。
與哥哥在神農街開了一家輕食Pub與一家咖啡店都以「太古」為名,在台南古董家具界小有名氣的馬克(曾松慶)說,咖啡及店內擺設來自歐洲的老家具,不必介紹,散發出的老味道就能吸引人駐足,這股魅力除了吸引台灣旅客,「來神農街的日本、美國遊客也愈來愈多,Discovery也曾來拍攝。」
除了老房子多,台南目前還有寫對聯介紹自己商店的習慣,也成了另一種文化趣味。如台南中正路某巷內美髮店有對聯「毛飛秀髮神飄逸,美容嬌滴展歡顏」,橫批為「春風舒眉多淑氣」;神農街內有家酒吧,其對聯為「open不一定,close看心情」,橫批為「隨性」,充分展現酒吧主人的隨性,但處在老街內,其隨性卻一點都不突兀,反而充滿魅力。
整理好心情,背起背包去台南找老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