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殤日民眾出行難、憂安全 專家透視
【大紀元2011年10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每年「十一」,中國各地都會出現放長假人為導致的出行高峰,公路、鐵路、航空等客流量急劇增加。今年,選擇坐火車出行的人們在擔憂安全的前提下,還面臨著一票難求的情況。
鐵路巨額投資 難解「一票難求」
老家在四川的北京某外資企業主管黎女士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鐵路降速,顛簸了二十幾個小時,剛下火車。當被問及今年買票難嗎?她說,北京西站與往年一樣,站外廣場上人山人海,通往車站的過街天橋都擠滿了人。9月30日的票最難買,能自己買到的大都是提前七八天買的,還要排很長時間的隊,而且買到手的大都是沒有座的。
黎女士透露,都十幾年了,對於怎麼能夠買到滿意的票,她已經輕車熟路了,就是給固定的票販子打電話,多花點錢,但少受很多罪。她認為,票販子只不過是鐵道部利益集團的馬仔而已。
鐵道部直屬企業工程師詹姆斯(化名)對大紀元記者表示,萬億的高鐵投資,並未解決中國鐵路客運的瓶頸問題,速度的提高解決不了買票難、乘車難的問題。有些線路,因動車組取代普通列車車次,實際運能還下降。
他認為,巨額的鐵路投資,沒能快速提高鐵路客運的運能,經濟收益沒有明顯提高,是決策性失誤,中國鐵路的根本問題是鐵路里程太少,開行列車數量不足。速度不是鐵路問題的關鍵,運力與百姓出行要求矛盾突出才是關鍵。
他表示,中國鐵路人均運營里程不到6厘米,世界排名百位以外,如果把錢用來修普通鐵路,加快路網建設,才能真正解決鐵路客運和貨運的瓶頸問題,真正解決廣大老百姓的出行問題。可惜的是,老百姓真正的利益,沒有人關心。
出行難 安全保障更難
隨著近兩個月來鐵路交通事故頻出,民眾對於出行安全的擔憂也在加重。
「以前覺得保險可有可無,可近來交通事故挺多,還真得好好琢磨一下風險保障的問題。」在北京做培訓工作的程顥先生對喉舌媒體人民日報記者表示。
在市內交通方面,地鐵是許多市民出行的首選。對於長假期間出現客流極值,地鐵是否安全?詹姆斯表示,老百姓不會知道,原來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經常會出現故障,一旦故障,竟然用最原始的人工調度,而沒有任何其它保護措施,老百姓還敢坐地鐵嗎?
詹姆斯質疑,上海地鐵10號線,事發4小時就通車,基本上旅客疏散後,救援列車把事故車拖走就通車了,根本沒時間排查事故原因。
詹姆斯認為,事故發生後的正常程序,首先要全線停駛,臨近線路也應停駛或降速,並開始著手調查事故原因,沒有查清真正原因之前,不應該通車,因為事故的隱患沒有排除的話,很可能還會引發另一起事故,所以沒排查清楚原因之前,不應匆忙通車。
他認為,4小時就通車,和自動控制系統失靈後,草率決定啟用人工調度一樣盲目,是系統管理操作的重大缺陷。上海10號線貌似採用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現在看不可靠,出現問題後,只能轉成最原始的人工電話調度,且沒有ATP保護措施,風險極大。
他表示,在西方民主國家,地鐵這樣的大項目,都會經過長時間的多方論證,從安全角度、技術可靠性、經濟風險等方面全面評估,一旦實施,一定嚴格遵循施工程序,一定聽從專家意見決策,不會冒任何風險,有時會覺得進度不夠快,實際是要確保萬無一失,不會拿人的生命開玩笑,也不會拿巨額投資開玩笑。媒體、社會都廣泛關注監督,政府的項目,反對黨會盯住不放,所以一定是按程序辦事,不會政治獻禮,也不會帶問題驗收。開通了,一定是幾經調試,反覆演練,各種預案準備妥當,運行中嚴格執行規程,所以很少出問題,一旦出問題,馬上停運,不查出問題、解決問題,絕不會盲目通車。
詹姆斯認為,上海地鐵10號線追尾,說明各類設備質量不可靠,嚴重缺乏經驗,人員培訓不足,備用方案不充分,說明調試階段被嚴重縮水,帶問題驗收通車,拿老百姓做試驗,這不是個別人的失誤問題,是系統管理孱弱的問題,是決策機制存在嚴重缺陷。
責任編輯: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