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 復建居屋終出台
【大紀元2011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道)今年的施政報告,關注焦點依然是導致民怨沸騰的房屋政策。特首曾蔭權在不足一年的剩餘任期內,終於重整房屋政策,決定復建居屋,平均每年提供5千個單位,最快2014年預售樓花。但有學者表示,居屋政策來的太遲,推出數目極少,是僧多粥少,難以滿足市民大眾需求。
曾蔭權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首先提到的就是房屋政策。除了決定復建停建9年的居屋,置安心計劃、立法規管一手住宅銷售、活化工廈、開拓土地儲備等政策亦會保留。
首批單位三年後預售
施政報告指出,新居屋對象是每月收入不超過3萬元的首次置業家庭,單位實用面積約400至500平方呎,售價不再跟市價掛勾,改為只是佔資助對象收入四成為上限,樓價初步估算為150萬至200萬元。
新居屋將由2016至17年起4年,共提供超過1萬7千個單位。首批單位只有2,500個,預計2014或2015年預售樓花;2016年至2017年落成。政府指,將來土地供應增加,會以每年平均提供5千個單位為規劃目標。不過,為保持靈活性,每年實際上新建和推出的單位數目,要視乎當時市場的需求情況而定。政府不排除會再停建和停售居屋。
業主購入單位5年內出售,只可售予綠表人士或房委會。5年後向房委會繳付了補地價,才可自由出售。房屋署已開始在沙田、荃灣及元朗的選址,進行初步規劃及勘探,短期內在其它選址開展工作。
優化置安心 可租可買
施政報告又宣佈優化去年提出的「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為月入4萬元以下家庭提供居所。
「置安心」除了提供「先租後買」的模式,還會提供「可租可買」的選擇,讓參加者一開始便以市價直接購買「置安心」單位。單位在首次開賣時的市價就是「封頂價」,選擇「先租後買」的參加者,在終止租約後2年內購買「置安心」單位,在升市時可繼續以「封頂價」買樓。如果跌市,則可按當時市價買入單位。
公屋方面,政府承諾未來5年約有7.5萬個公屋單位落成,確保平均輪候時間3年的承諾兌現。
增加住宅土地供應
曾蔭權又表示,本年度可供私人住宅發展的房屋用地,估計可興建約3萬5千個單位。為增加市場上中小型單位的供應,政府會繼續推出「限呎樓」用地。至今已出售3幅同類用地,可提供3千個中小型單位。除了啟德發展區私人土地會於2013年前推出市場,其它土地來源還包括安達臣道礦場、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等地。
他同時承諾會確保供應的土地每年平均能提供約2萬個私人單位、1萬5千個公屋單位及5千個新居屋單位。政府正在研究開拓土地供應,包括釋放工業用地作非工業用途;在維港以外適度填海;檢討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的土地,以避免長期預留以致未能善用土地。
另外,為滿足對寫字樓的需求,政府會將九龍東(包括新的啟德發展區、觀塘和九龍灣)發展成香港另一個核心商業區。曾蔭權指,隨著啟德的寫字樓地帶及旅遊休閒設施投入市場,和工廈活化的效應,九龍東有極大潛力蛻變成為優越的商業區,再增添400萬平方米的寫字樓樓面面積。
就立法規管一手住宅銷售,政府下月以白紙草案諮詢公眾,爭取明年完成立法。樓宇安全方面,會立法加強對樓宇安全的管制,包括把「劏房」通常涉及的工程納入小型工程監管制度。舊區重建,活化工廈措施延長3年。
千呼萬喚,復建居屋政策終於出台,不過最快也要等到2014年才預售,首年僅推出2,500個單位。有學者表示,居屋政策去年已得到社會認同,現在推出已來得太遲,相信當局依然擔心波動樓市。而推出數目太少,亦難以滿足市民需求,特別是80後上車難的問題依然難解決。
承認情況可不致目前嚴峻
在下午的記者會上,曾蔭權被問及施政報告是否「補鑊」,為過去房策失誤作出補救措施。曾蔭權稱,樓價資產上升,不單是香港問題,整個亞洲均有資金湧入,利息低企,而內地人更來港購豪宅。但他承認,現時回想起來,如2003年起增加出產土地,情況可能沒現時般嚴重。
他又表示,房屋政策是重要的社會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要小心行事。他說,不能在一有事情發生時,就即時改變房屋政策,否則會對市場信心及百多萬名業主構成負面影響。 他指,目前樓市已穩定,是適當時間推出新政策,但他承認有關政策半年或一年前推出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