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軟性新聞

魚翅羹激眾怒 北美掀禁翅令

【大紀元2011年10月11日訊】(新紀元周刊244期,記者朱宇明報導)編者按:近來,中國傳統名貴食材、位列「八珍」之一的魚翅在北美成了熱門話題,美、加國會議員、民間組織紛紛呼籲立法禁止進口魚翅。除了生態保育因素,專家指出,魚翅的蛋白質缺少一種必需的氨基酸,幾乎不能被人體吸收。

2011年9月6日,美國加州參議院通過議案,禁止在加州買賣、交易和擁有魚翅。除加州外,夏威夷、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也都已經通過類似「禁翅令」。

在加拿大,2011年5月,安大略省的Brantford市通過了加拿大第一個魚翅羹禁令,臨近的Oakville市兩個月後也通過類似禁令。6月份,多倫多市議員提出動議,要求市府全面禁止售賣魚翅產品。就在多市禁翅令的爭論如火如荼之際,先有聯邦綠黨黨領美薏(Elizabeth May)呼籲在加拿大全境內禁翅,隨後聯邦新民主黨(NDP)國會議員唐納理(Fin Donnelly)宣佈,將在今年11月份向國會提出議案,要求加拿大全面禁止魚翅。



鯊魚真相組織發起人李妍蕙(左二)、NDP國會議員唐納理(右二)與其他倡議禁止魚翅者合影。(鯊魚真相提供)

小小魚翅羹破壞海洋生態

溫哥華民間保護組織「鯊魚真相」創辦人李妍蕙(Claudia Lee)介紹,採集鯊魚翅是很暴力、殘忍的過程:捕鯊船船艙中裝滿的,只是鯊魚龐大身軀的一小部分——鰭,這只佔鯊魚身體的5%,也是作為奢侈品魚翅的原料。因為鯊魚肉經濟價值不高,捕獵者為獲取最大利潤,在捕獲鯊魚後,會在甲板上活生生把魚鰭割下,然後將血流不止的鯊魚扔回大海,從而為魚翅騰出貯存位置。鯊魚被拋回海洋後,無法游動,沉入海底,在痛苦和流血中慢慢餓死。據估計,過量捕撈導致鯊魚數量在過去50年內大幅下降80%以上,多種鯊魚瀕危。



人類大肆獵捕鯊魚,割取魚鰭,鯊魚總量大幅減少。圖為海底游弋的鯨鯊。(Stewart L. Sy/鯊魚真相提供)



鯊魚的體型不一,身長小至6寸,大至18公尺。鯊魚以受傷的海洋哺乳類、魚類和腐肉為生,也會吃船上拋下的垃圾和其他廢棄物。因此又有還有海洋「垃圾工」之稱。鯊魚口鼻部分有尖的,如灰鯖鯊和大白鯊;也有大而圓的,例如虎紋鯊和寬虎紋鯊的頭呈扁平狀。

李妍蕙表示,鯊魚數量大幅減少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獲取魚翅的時候,會切斷了海洋的食物鏈,破壞生態環境,這是很緊迫的問題,我們需要保護鯊魚這一古老的物種。」有資料顯示,鯊魚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四億年,在恐龍出現之前,它已經主宰了海洋。李妍蕙說:「鯊魚每年只能繁育幾條小鯊魚,而小鯊魚需要25年才能發育成熟,因此數量很難恢復。鯊魚一般能存活百歲左右。」

魚翅幾乎沒有營養

餐館裡的魚翅絲絲柔滑透亮,引人食慾,然而李妍蕙告訴《新紀元》,魚翅本身既無營養,也不好吃,很多人是通過吃魚翅來顯示其富貴身份。

李妍蕙說,魚翅的營養很少,只是蛋白質,而且味道平寡無味,魚翅湯主要依靠雞湯、調味品提味。魚翅雖然含高蛋白質,但這種蛋白質缺少一種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是一種不完全蛋白質,幾乎不能被人體吸收,沒有營養。



由於人通常不吃鯊魚肉,只取魚翅,每年全球有7300萬條鯊魚被殺。專家說其實魚翅的營養價值不高。(Sifu Renka/鯊魚真相提供)

每年約百萬條鯊魚上菜加國

綠色和平組織國際部海洋行動工作人員Sari Tolvanen在回覆《新紀元》記者提問時指出:「全球範圍來講,鯊魚數量令人堪憂,保護鯊魚的立法遠未健全。目前帕勞、法屬波利尼西亞等島國禁止割取魚翅作業,但在公海,以及很多國家的領海,割鰭行徑仍在延續。一些區域性漁業組織,譬如太平洋中西部漁業委員會出臺了一些條例,要求捕鯊船隻裝載的魚翅數量與魚體數量必須成比例,以期減少割鰭作業。」

加拿大國會議員唐納理告訴《新紀元》,他的提案將是一個在全加範圍內禁止進口、銷售魚翅,目前尚處在諮詢、論證階段。加拿大在1994年已立法禁止在其海域內進行割取魚翅的作業。目前在東西海岸各有一座漁場授權捕獵鯊魚,但是在政府的條例管制和監督下進行的。如果提案獲得通過的話,將會在加拿大形成一個完整的禁止魚翅的法律體系。

他說,儘管《華盛頓公約》已經把200多種鯊魚列入保護範圍,但在實際執法過程中很難區分魚翅種類,增加了執法難度和成本。而提高稅收,限制魚翅消費規模的做法亦不可取。他說,魚翅的價格已經堪稱昂貴,不少人仍然趨之若鶩,這說明用提價的方法打消人們炫富的心理無異於緣木求魚。

李妍蕙說,加拿大每年約進口魚翅7.7萬公斤,折合170萬至450萬隻乾魚翅。以一條鯊魚四個魚翅計算,每年有42萬到110萬條鯊魚為滿足加國的餐飲市場而被掠殺。

「《華盛頓公約》並不全面,有數百種鯊魚尚未及列入保護名單。」據溫哥華鯊魚真相組織介紹,從溫哥華市場購買到魚翅,經過DNA化驗後發現,有五種屬於面臨滅絕的種類,另外兩種也屬於弱勢種群。

國會議員唐納理表示,徹底禁止魚翅才是最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

禁魚翅的敏感

除了美國舊金山外,溫哥華是北美第二大飲食都市,華人佔人口總數的20%,李妍蕙估計提供魚翅湯的華人餐館超過100多家。綠色和平組織溫哥華的「海洋行動」協調人Sarah King女士告訴《新紀元》,「在我工作的Commercial Dr街上,就有中餐館提供魚翅羹。」她認為,禁止魚翅比較敏感,是因為涉及到特定族裔的飲食傳統,容易惹上「破壞文化」、甚至歧視之嫌。

溫哥華富大海鮮酒家劉偉文表示,魚翅作為高檔的食材,在重要的生意宴請以及高檔婚宴上無疑會令主人臉上有光。不過如果實施禁令的話,也無妨。他說,地處溫哥華,西方人本來就不喜魚翅,而新一輩的華人多崇尚環保,本身魚翅羹的銷量就有限。「讓我們賣就賣,不讓賣就算。」富大海鮮的魚翅既有冰鮮也有乾貨,多從香港進貨,以日本產的鯊魚翅為佳。

溫哥華另一家提供魚翅羹服務的「食為先酒家」鄺松輝經理則認為,「食為先」以鮑魚、魚翅為招牌菜餚,如果實施禁翅令,對酒店的生意影響不小。不過,「如果從環保角度考慮禁止魚翅,我們也沒得說。」食為先的魚翅多數是從美國和香港採購而來。



鯊魚魚翅往往在華人商店高價售出,在溫哥華唐人街的參茸海貨店就有這樣的「金山鉤翅」。(Anil Sharma/鯊魚真相)



在溫哥華唐人街,掛著「參茸海貨」招牌的店鋪比比皆是。記者隨便走進一家參茸海貨店,店鋪裡堆滿了各色乾貨,令人眼花撩亂。櫃檯內貨架的最頂層,就是一大罐一大罐的魚翅,上書「金山鉤翅」,每磅標價從180加幣到數百加幣不等。而關於進貨渠道以及鯊魚的品種,店員表示不甚了了。該店員不願透露姓名,她講到,吃魚翅是中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因價格比較昂貴,平日購買的客人不多,傳統新年的時候是銷售旺季。「有錢人要炫耀一下嘛,這很正常。」談到可能的禁魚翅令,她認為「這是對中國人飲食文化的偏見!」「沒辦法,這是西人的社會。」而後她又說:「要禁就禁中國嘛,那裡吃的才多。」

溫哥華「鯊魚真相」保育組織創辦人李妍蕙表示,魚翅羹確實是華人特有的一項飲食傳統,但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將魚翅移除並不會有大的損害。

保護鯊魚,中國是關鍵

資料顯示,在全世界魚翅消費中,中國占95%。李妍蕙說,香港是最重要的集散地,占總量50%至80%的魚翅或在此消化,或輸送到全國各地。鯊魚真相組織有10餘個合作夥伴活躍在香港,以期推進鯊魚保育工作。

在魚翅消費中,中國大陸異軍突起。以前魚翅消費多在南方,特別是廣東一帶,但在公款消費的強大驅動下,奢靡之風盛行大陸,使位列八珍的魚翅在劫難逃。儘管在環保人士的努力下,人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一些高檔酒店甚至主動從菜單中取消了魚翅,但所謂「由奢入簡難」,國人認識的轉變,並非一日之功。◇

本文轉自244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mag.tvsmo.com/b5/246/9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