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4日電)每年黃曆新年假期過後,是乾眼症求診高峰期,病患人數較平日增加2成,除了長時間上網、打麻將、看電影、電視外,很多人不知道長時間開車也容易誘發乾眼問題。
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惠川今天指出,駕駛人開車時多半聚精會神注意路況,不自覺會降低眨眼次數,塞車時間一久,加上車內空調放送,眼睛乾澀狀況雪上加霜。
35歲的潘先生去年趕著回家過年,從台北到台南開車6個多小時,引發乾眼症,猛點眼藥水,眼睛還是又乾又痛;他過完年立刻去眼科報到,成為鄭惠川等眼科醫師所說、黃曆新年後增加2成乾眼病患中的1人。
鄭惠川說,乾眼問題以往常見於老年人與停經後婦女,現代人使用電腦、配戴隱形眼鏡以及使用冷暖空調等生活型態改變,讓乾眼症成為全民眼疾、眼科病患最大族群,推估病患人數每年增加至少10%以上。
乾眼症未必都以「乾」來表現,陳小姐平日工作需要盯著電腦螢幕,總覺得痠澀有異物感,自從做完近視雷射手術後,她覺得眼睛除了乾,看東西還有點花;可是視力檢查雙眼1.2,沒老花眼,淚液分泌量正常,診斷卻是乾眼症。
鄭惠川指出,眼睛有一層淚液膜,覆蓋在角膜與結膜之前,淚液膜由內而外分別由黏液層、水液層及油脂層組成,任何一層分泌不足,都會影響淚液功能;當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或品質不好,以致無法保持眼睛表面濕潤,就會出現乾眼症。
開業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乾眼症不只造成生理上的不舒服,最近1份針對乾眼症病患眨眼測試的調查結果顯示,乾眼症病患的視力靈敏度比正常人低50%,不穩定的淚液膜則是導致視覺靈敏度降低的原因。
兩名醫師指出,淚液膜與水晶體、角膜共同扮演著類似相機鏡頭的聚焦功能,讓物體看得更清晰,因此患者在使用人工淚液產品時,不僅要替眼睛補水,還幫助因缺水受損的角膜,重建穩定的淚液膜機制,達到長效緩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