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新聞時事

中國媽媽一定比美國媽媽好嗎?

【大紀元2011年01月23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熱點互動》節目。華裔教授蔡美兒日前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題為:「為什麼中國媽媽比美國媽媽好?」的文章,引起了一場中、美媽媽的論戰。美國的主流媒體像《時代雜誌》、《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也都加入了這場論戰。

而於此同時,幾位上海的中學生第一次參加由聯合國舉辦的對學生能力的評估考試而拔得頭籌,也引起了美國教育界人士的擔憂和警覺。我們今天請資深評論員陳志飛教授跟我們一起來關注這個話題:為什麼中國媽媽比美國媽媽好?志飛,您好。

陳志飛:大家好。

主持人:我們知道蔡美兒華裔女教授現在被稱為是「悍母」,她除了在《華盛頓日報》上發表文章,她還出了一本新書叫《虎媽的戰歌》。她的這本書中的一些觀點有什麼驚世之處可以引起美國社會的這種震盪呢?

陳志飛:確實說震盪不為過,因為她是一個耶魯大學法學院的教授,而耶魯是美國最好的法學院。她自己是移民出身,她是在美國生的,但他們家是從菲律賓移民過來的,她自己很成功,兩個女兒教育的也非常成功,她就覺得美國教育有些弊端。

主持人:她覺得她孩子的教育是因為採用了中國式的教育。

陳志飛:對,她把自己稱為是「中國式的媽媽」,加了這個頭銜,就是中國式的教育,中國媽媽式的媽媽的教育,要比美國媽媽教育要優越,體現在小孩比較成功。所以怎麼定義「成功」這個詞是我估計談話最關鍵的地方

主持人:現在可能爭論也很大,到底什麼叫「成功」?

陳志飛:對,聽說她小女兒7歲就在卡內基音樂廳彈鋼琴,在報紙上她有這麼個照片,兩個小孩現在都非常有出息,可能文章、書裡有更詳盡的介紹,我沒有看。但是看那樣子是非常出色,她自己也很出色。她嫁給一個我估計是猶太人,她跟她先生之間針對小孩教育有很多的摩擦和爭鬥,但她好像最後勝出,現在有資格…

主持人:以她的方式來教育。

陳志飛:教育所有美國的父母。她的文章,這本書的節選在1月8日,上上星期六吧,按理說在一個新聞比較平靜的一天,在華人日報登出來,頓時引起軒然大波。我那天看了文章後,我知道那文章肯定不同凡響,因為當天有1千個人回了帖子。

主持人:其實美國人反響很大,那中國人這些媽媽,好像反響也不小,覺得她把她這一套方式冠以中國媽媽的這種教育方式,好像也有點偏激了。

陳志飛:對,中國媽媽作為移民我很能理解她們的心情,她們很害怕,美國有stereotype的說法,就是把人分成類。她的這種說法使美國人對中國人分類和誤解會加深。因為如果你說中國媽媽都是這樣來培養孩子,中國人都是接受很嚴格的教育,而且很尊敬長輩和上級,沒有想像力,沒有創造力,只是有很高的分數,很低的能力,不會享受生活。那這些都是美國社會對華人普遍的看法,她的這種說法更加重了這種分類,stereotype(刻板印象)。

而她本人又不是從中國過來的,這就讓華人媽媽,尤其像我們這樣有些排斥,你怎麼這樣代表我們說話,我們也不是像你這樣教育孩子。她文章中提到有幾次比較嚴厲的跟她女兒衝突,尤其跟那個小女孩,小女孩不練琴。

主持人:她說小女兒曾經有一段時間有點叛逆。

陳志飛:而且她有非常嚴格的單子,就說你不能幹這個,不能幹那個,十大不允許。在美國人看來像法西斯統治似的,所以有人說這人像希特勒一樣,完成把中美文化不同,暴於光天化日之下,而且她公開的,因為她本來也是學者,她說對美國教育界一直奉行培養小孩自尊,self-esteem的說法,不批評小孩子,說任何小孩都是最好的,每個人都拿一個獎盃回家,她是非常不喜歡。

主持人:但實際上在中國傳統教育當中也是提倡因材施教,就說你這小孩子是不是這個材料,他能彈鋼琴你培養他彈鋼琴,可是他對鋼琴如果一點興趣都沒有,你再怎麼逼,再怎麼壓,也是…

陳志飛:也確實是這樣,中國有因材施教,還有拔苗助長,你PUSH太厲害,太厲害可能會產生極端的效應,那麼,最後有可能小孩子陽奉陰違,為了母親的這種意願,好像功課做的各方面也比較好,但實際上對科目並沒有真正的興趣,那麼將來,走入社會之後,他會感到比較迷茫,而且對這個社會很多方面可能不了解,他不知道怎麼與人打交道,所以我覺得這方面的確是,暴露了我們的一些問題。

對我來講,我跟你講一個故事,上星期我女兒他們托兒所有一個演出,然後我看到她很小。

主持人:你女兒多大?

陳志飛:三歲還不到,然後跟她一起玩的一個小朋友,在上面唱歌,她沒有在上面,我就問人是不是還要挑選,我心裡就戈登一下,我就覺得我們小孩這方面是不是落下了,這個到後來,別人告訴我她這個班在更低級的班,還輪不到她唱歌,下回才輪到她。

主持人:只是輪流而已。

陳志飛:只是輪流而已。

主持人:可是你當時看了以後,你就會覺得…

陳志飛:我如釋重負一樣的,但是我想她的人生路還有很多的坑坑坎坎,今天這個演出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主持人:所以這樣看來,你女兒才三歲,女兒對於上不上台演出完全沒有概念,可是家長卻動了心。

陳志飛:對。

主持人:那可能也就是說,為什麼中國式的這種教育方式,很多時候是一種家長要把他的意願去加到孩子身上。

陳志飛:這就是美國方面對這個中國母親回應的一個最嚴厲的批評,就是說你們其實不是為了孩子,你們是為了你們自己,你們是為了你們臉面的光耀,然後你們是為了將來給這個小孩,一個比較好的物質上的一種東西,一種享受。你們並沒有把學習等同於興趣,或者讓他做一個貢獻人類的一種事業,而是說,你這麼學習好了,將來你就能到華爾街上班,你就能到卡內基音樂廳去顯一把。這其實對小孩的教育,當然表面上看來也是正的,也是積極的,但實際上,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好像還是缺少什麼。

主持人:就感覺不太全面,是吧。

陳志飛:對,我覺得不全面,這樣呢,我看到的有很多ABC就是美國長大的,American Born Chinese,他們很多就是說,就是年輕人,就是二、三十歲講述他們的經歷,說我就是他們那個文章中的那個女兒,當然我現在已經很長時間沒跟我們家聯繫了,我們幾個兄弟之間也不親。這個就是說你要中國媽媽想一想…

主持人:這就是一個弊端的一方面了。

陳志飛:對對對,就是華人現在在少數族裔中,可能收入是最高的,印度人、華人都是最好的,教育水平也最高。新澤西男性7個人中就有一個博士的,我認識當中女性朋友在新澤西我周圍的朋友當中,可能女性都沒有少於低於master degree碩士的,男性的很多都是博士,也都是事業有成,成家立業,各方面做的事都是不錯,他們想把這個基因,這個東西傳給下一代,他們自己本身念的是國內名校,原來叫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闖出來的,在美國這個地方,他們也想用同樣的辦法來讓他們女兒來實驗,可是…

主持人:可是並不一定能夠行得通。

陳志飛:對,我覺得不見得行得通的,因為這個社會他很多方面是注重人的人際關係,注重人的表達,注重倫理的。這個東西更重要。

主持人:那麼美國主流社會對於這個虎媽媽這一個文章,和這個書的話,它的反響是怎麼樣的?

陳志飛:美國的主流社會肯定也是一個定時炸彈,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朋友在談當中也確實對於美國的教育比較擔憂,因為美國的教育…

主持人:美國的教育問題,您覺得最大的弊端是什麼?

陳志飛:就是說太鬆了,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放縱,人家小孩上學,下午兩點鐘就放學了,然後你要繼續給他教育的話,還得繼續繳錢,上什麼after school,然後他的教育,就是說我們一般的朋友聊起來,就是說學校就是去玩的,回來以後爸爸媽媽晚上再給他補課,他其實時是崇拜的精英文化,美國的教育。

主持人:怎麼講?

陳志飛:精英文化就是在這樣一個非常開放、非常具有創造力,挑戰性的社會,你可以選擇你做的一切,那麼最拔驕的人像Bill Gates(比爾.蓋茲)、像Steve Jobs(史蒂夫.喬布斯),他們會脫穎而出,他們會非常出色,你看他演講就是說做技術、公關、搞那個商業的戰略都非常全方位的,他們天才會出現。

那麼美國人他們會跟這老闆幹就行了,他就是說怎麼在讓這個跟老闆接觸的關係當中怎麼圓融,他們會很下功夫,就在工作單位大家都是人際關係,大家都處理的非常好,然後別的人都工作很努力,但是沒有什麼大的想法,也沒有那麼出色的能力,數學題解的也不好,很多化學的東西可能他也不懂,但那個東西實際上那麼重要嗎?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就說這個東西都走偏了,中、美兩國都走偏了。

那麼還有說在美國還有管的更鬆,就是對小孩的興趣,濫加放任,那就是說動不動就要你參加夏令營,有的小孩會吸毒,那是很差勁的。

主持人:這方面我倒覺得是應該嚴厲一些,像吸毒、吸煙這些,還有異性之間的這種交往。

陳志飛:這種不正常的交往他們其實管的比較鬆,那麼這個東西,其實也會對這個社會造成傷害,比如單親媽媽什麼的。那麼華人的話,我覺得就是說好像走到另外一個極端上,實際上美國它的這個制度下產生了很多天才,它只是沒有像中國那樣用他自己的成就換取他應得的地位和財富而已。

主持人:不像中國人那麼重視名的東西。

陳志飛:比如說中國人都說美國人的數學不好,那麼知道,諾貝爾他本人不喜歡數學,所以沒有諾貝爾數學獎,可是跟諾貝爾獎齊名的數學獎叫菲爾茨獎。

中國人都知道這香港裔的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得過一次,可是美國實際上在得的數量當中是最多的,就算美國白人他有11個人得,不算丘成桐,就算美國土生土長的,就是數學家,有11個人獨得,跟法國人齊名。法國人的數學,大家都覺得好像是非常好,數學教育,美國是齊名的。

但是你問美國人,誰都不知道這些人,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有多偉大,因為數學系的我知道,我在學校教,數學系教授的薪水也是遠遠低於一般系科的,他們就是說,覺得很樂見其成,他們沒有覺得怎麼樣,他們覺得就是說做就好了,但實際上他並不差。

我再跟你講我喜歡講的例子,我們同學讀過博士班的我們幾個同學,有的在工業界,現在已經幹到副總裁了,大的銀行的副總裁,我們跟他聊,我們原來在那個lab(研究室)底下,幫我們有一個編程的那麼一個小夥子,跟我們年齡差不多,他現在有一個對數學統計軟件的…他的那個靈敏程度,他的熟練程度,是我們同學公認的十幾個人,我們公認最好的。

我們同學有的都對他抱不平,包括在華爾街工作,說這個叫Jim(吉姆),吉姆為什麼不到華爾街去做,他能掙很多錢,他就是院長給他安排了一個臨時的這種叫consultant一種諮詢者的這種角色,一年可以拿個四、五萬,很高興。

你跟他玩好了,出去吃飯,我還記得他把中國的菜湯的蝦都挑出來,他連蝦都不吃,紐約也沒來過的。然後,你玩高興了回來,他說你有什麼事,你跟他講很複雜的東西,他那麼想一會,拿那麼一個大黃紙啪啪啪給你寫,寫了這個,拿著說你出去吧,去用,沒問題。

我們同學(談到這個人)都是有這樣的感覺,他這個人是在伊利諾(Illinois)小城,離芝加哥比較近的小城長大的那麼一個小孩子,從來沒來過紐約,他一說就說…

主持人:所以他也生活的很快樂。

陳志飛:他很快樂,他很高興,他也沒想到,到華爾街哪個工作,哪個公司現在有數字什麼的,training趕緊來吧,等著你賺大錢,他不甘心,他一說就是芝加哥的城區太大了,太漂亮了,他一說他們家的芝加哥的,想起來很樸實。

主持人:所以說真正培養一個什麼孩子是算是成功的,這個問題倒是可以說是見仁見智。

陳志飛:因該小孩子最關鍵的是要他高興,然後立下一些道德的原則。

主持人:那像在美國的教育應該說是還是很成功的,在世界上也是領先全球的,那它為什麼會比較擔憂,而中國的教育會不會趕上它?

陳志飛:所以我覺得就是中國,尤其上海的教育出來以後中國自己人,就中國自己人都覺得,北大附中的校長都覺得中國學生要說低能,上海這種成功,實際上並不代表成功,而且實際上是失敗。那美國對教育這種反思,居安思危歷史上就有。

50年代由於蘇聯首先發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Sputnik),美國的教育界也是感到一種,比現在還大的一種震盪,但它其實這種開放透明的,以人為本的,以興趣為出發的教育制度到現在你看還是獨步全球。

我覺得這個可能這個蔡女士她可能想要用這種方式來奪得眼球來賣她的書,但長期來看對美國的教育體制,我覺得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主持人:所以怎麼樣去教育好下一代實際上是一個對家長來說是一個話題。

陳志飛:但是美國教育的確是應該從中國道德教育方面吸取一些養料,這個我覺得也是對的。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您的分析,各位觀眾朋友們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熱點互動》我們下次時間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視頻:【熱點互動】中國媽媽一定比美國媽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