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戀戀礦城 吳念真領遊猴硐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1日報導】旅遊達人系列報導(19)(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1日電)「到猴硐不是只能看貓,還有許多歷史和文化可以品嚐。」出身採礦家庭的吳念真,經歷見證了礦城猴硐的極盛與落寞。近年猴硐觀光回春,除了看貓,還有更多礦城風味值得感受。

九份、金瓜石、猴硐等山城,早年因金、煤礦開採,經濟豐裕,有電、有客運、人聲鼎沸,是台灣少數幾個繁華城鎮;後來停止採礦,小城日趨沒落,人煙漸少。

「猴硐最高紀錄同時有2000多人在坑裡討生活,養活1萬、2萬人,現在人都沒了…」在猴硐念小學的吳念真回憶,以前每天下午3時,礦工出坑,一群人全身黑抹抹,在公共浴室擠著洗澡,彼此朗聲閒聊,讓猴硐充滿生命力。

民國79年瑞三礦業公司宣布停產,礦工只好外出謀生,猴硐逐漸沉寂,20年來涵養寧靜、緩慢的生活氣息;近兩年猴硐因貓聲名大噪,原本車站每天不過新台幣數百元營收,如今每到假日車票營收至少4萬、5萬元。

吳念真認為,很多人到猴硐多半停留在車站附近,在鄰近的光復里玩貓,玩完就離開,非常可惜。

沿著猴硐車站外柴寮路走,左側有基隆河相伴,往前走過內店仔,就通往瑞三礦業的核心─瑞三本礦;礦坑冬暖夏涼的特性,天氣冷時坑口不時冒出薄煙,聞得到淡淡的礦味。

小小的本礦坑口看似不起眼,卻供養台灣30、40年的煤礦;坑道內小坑道四處延伸,總長約7公里,宛如一張錯綜複雜的蜘蛛網,礦工在陰暗潮濕的蜿蜒小道上,不時配合地形,扭曲身體挖礦。

本礦坑口引人遙想昔日採礦的艱困生活,吳念真推薦,昔日礦工宿舍也值得探訪。1棟宿舍內擠滿8個家庭,沒有浴室也沒有廚房,「1個窗戶就是1戶人家,全家大小所有事情都擠在不到5坪的空間裡,媽媽們做飯也要輪流。」

天氣好的時候,宿舍外可見小孩搬桌椅到門外寫作業;下雨時,8戶人家全擠在屋內,此起彼落的廣播聲、小孩的吵鬧聲、媽媽的閒聊聲。吳念真說「所有人都不知道在聽什麼」。

開採的煤礦需要淘洗,早期的基隆河如闇黑洪流,讓人不敢親近;如今基隆河如琥珀般碧綠,河岸層層疊疊的頁岩,正是猴硐盛產煤礦的主因,植物在頁岩的夾縫中經過千萬年擠壓累積,形成礦脈;河道上也常見沖蝕地形「壺穴」,清幽環境讓吳念真讚嘆,「基隆河是台灣少數乾淨的河流,這一段又是最漂亮的。」

想把美景盡收眼底,吳念真推薦,荒廢的瑞三礦業公司後方的步道,是最好的取景點;以瑞三運煤橋為背景,碧綠的基隆河、頹傾的工廠和時常陰鬱的天氣,呼應著遙遠礦城記憶的蒼涼風情。

猴硐也是鐵道迷熱愛的追火車點。「到猴硐來玩,可以看到全台灣的火車,除了高鐵以外,大部分的火車都會經過。」不管是通往花東的太魯閣號、自強號,或通往三貂嶺、十分寮的2節火車,只要耐心等,都能看得到。

猴硐雖無名產,吳念真難忘的是車站外幾攤小吃店和瑞三福利餐廳。「吃過這麼多好吃的東西,還是小麵店的滋味最棒。」簡單的乾麵配上醬料,加上幾疊小菜,也許不比都市的料理精緻可口,卻是吳念真心頭難忘的古早味。

念小學時,吳念真每天必須來回步行2小時,從學校回到鄰近九份的大粗坑家中。大粗坑即昔日瑞芳鎮大山里,是個產金的小村落,只有1條聯外的山路,一頭往九份,一頭往猴硐。吳念真從小就習慣在山路上來回,到九份看電影、到猴硐搭火車去玩。

童年的吳念真,曾經揹著弟弟妹妹爬上大粗坑制高點,遠眺台北城,許下宏願「長大要到台北工作,買很多禮物給弟妹。」如今身在都市,心裡想的念的,卻是那已無人煙、荒廢的小村。

民國67年大山里從台灣行政區域中被除名,吳念真從此成為「沒有故鄉」的人;名義上的除名,帶不走心中的牽掛,昔日的礦城風情、溫暖的故鄉人情,最是魂牽夢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