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典故

成語典故:不辨菽麥

春秋時代魯成公十八年,當時晉國發生內亂,晉大夫欒書、中行偃指使晉大夫程滑弒晉厲公,並把他葬在冀東門外,只用了一輛車。另再派荀罃(音英)、士魴(音房)到周國的都城迎接襄公的曾孫周子,立他為國君,就是晉悼公。悼公當時十四歲。

晉國眾大夫到清原迎接他,周子說∶「我最初的願望不可能到這裡,現在竟然到這裡,難道不是天意如此嗎?然而一般人求立了國君,就要他發出命令。如果立了國君,卻不聽從他的命令,那立國君有甚麼用?諸位用我在今天,不用我也在今天。恭敬而聽從君命,這是神所賜的福澤。」大家全都回答說∶「這是我們大家的願望,不敢不聽從您的命令。」

庚午這天,悼公和諸大夫盟誓後進到城中,就住宿在大夫伯子同的家中。辛巳這天,到曲沃武公的廟中去朝見,驅逐不願稱臣屈服的七個人。悼公有個哥哥沒有智慧,他不能分辨豆子與麥子的區別,所以不能立他為國君。

後來,原文中的「不能辨菽麥」被簡化成「不辨菽麥」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愚笨無知的人。

--摘編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