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中共豈能與美國爭鋒?
【大紀元2011年01月12日訊】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中、美關係日趨緊張,兩強對立態勢逐漸形成之際,《華爾街日報》近期刊出一篇題為「中國與下一個美國人的世紀」的評論文章,揭櫫了中共獨裁體系追求效率、愚弄人民,其下場將必死無疑,而美國的自由體系尊重民意,雖然犯錯不斷,卻擁有自我矯正的機制,終究必將成為創新與繁榮的天堂。
文章開頭說,2010年最讓人感到意外的,就是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及臉書的創辦人札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風雲人物。這兩位一時之選深具啟示意義。
文章指出,很多人覺得在我們這個時代,中共的崛起擋不住,而美國的衰弱卻阻止不了。別相信這套說法。歷史上充滿著諸多政權的敗亡,這些政權以為它們可以遏制異議份子,自己沒有能耐,但卻想竊取別人的創意。中共的圖謀是對歷史的無知,也加重了它政治的過失。
相較之下,美國在2010年做了自由社會最擅長之事:它堂而皇之犯錯了,並敷衍、應付了這些錯誤,現在它總算抽出時間來清理善後了。這就是美國的商界,也是美國的政界。
例如,有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的出現,就有新澤西州州長克利斯蒂(Chris Christie) 做為對比。有破產的通用汽車執行長華格納(Rick Wagoner),就有屹立不搖的福特汽車執行長穆拉利(Alan Mulally)。有失控的國會,就有茶黨的出現。就算在茶黨中也不分黨派,有民主黨的庫恩斯(Chris Coons),也有共和黨的麗莎穆考斯基( Lisa Murkowski)。在這樣一個嘗試錯誤的體系中,自我矯正的機制已然建立。
在自由社會與獨裁社會的這場競賽當中,前者的主張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自由社會是人民行為準則的尊重者,他們不會為了效率與野心的目的殘酷對待人民。
但是如果他們持續平凡表現,這個主張就不會維持太久。就如同獨裁體系如果一直表現傑出,就不會被摒棄了,但事實卻不然,否則國家與人民將會因為追求偉業而不斷受苦。
然而,追求偉業並非獨裁體系的唯一產出,它還產生愚蠢,二者皆是極端。對於推崇中共體系的人,以及懼怕它的人,他們已習慣於將北京的掌權者視為哲學家君王,其時間是以10年為計算單位,而我們常人卻是以日計算的。如同史特爾查(Irwin Stelzer)近期在《標準周刊》所言:「中共是國際象棋大師,對奕的美國是無法看清第二步的業餘棋手。」
是的,下棋是偉大的舊蘇聯的特長。可惜,它已經成為無用的政治比喻了,因為這場棋局他們一開始就輸了。不然的話,為何中共政治局在上次五年計劃時無法預測臉書(Facebook)的竄起,及其目前400億美元的市值呢?
有人說,中共的體系缺乏創新,不會出現臉書的札克伯格,以及科學領域的諾貝爾得獎主,因為他們的基礎研發投資少的可憐。它擅長進行反向工程(reverse-engineer)剽竊別人的技術,做不到的就禁止別人做,讓別人承擔研發的巨額成本。因此,俄國人憤怒中共複製其蘇愷27戰機,日本怒責中共抄襲子彈列車。同理,外商為了在中國做生意,電腦、軟件、汽車、手機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不得不被迫公開。
文章說,卓越的成就是無法剽竊的。人們已經開始留意、關注。如果政治特質仍然堅持思想一致或計劃經濟,絕對無法成就創新的。1950年代後期,中共決定在鋼鐵產量上「超英趕美」,之後4千萬中國人民死於土法煉鋼的「大躍進」。現在,中國大筆押注風力發電與太陽能面板產業,如此大搞產能競賽,恐將重蹈覆轍。
對於美國而言,美國人了解,創新在本質上是偶然發生的。臉書如此,蘋果電腦、谷歌、微軟都是如此,這四家公司合計市值7千億美元,佔中國一年GDP的12%。
美國人也了解,科技與商業的道理也適用於政治。佩洛希(Nancy Pelosi)領銜的國會無法對抗民意,期中選舉後國會議長換人做。第112會期的國會將如何表現,目前還不可知,但很可能,他們的決議將會符合全美民眾的利益。用句古老的北京話說:它就像樹木一般,風吹時會彎腰但不會折斷,它的根深深的札在地下。
文章最後點明,至於中共,如同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對一位德國上將這樣寫道:「他就像一朵花瓶中的切枝鮮花,必死無疑,如果瓶中的水沒有時常更換,將快速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