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古人稱心中默許為「心許」?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上載:「今徐城外有徐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劍於此,所謂不違心許也。」大意是說,現在徐城外有一座徐君墓,是從前延陵季子掛劍的地方,就是所說的不違背內心默許的事情。
那麼,為甚麼古人稱心中默許為「心許」呢?
「心許」一詞,源於《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中載︰「季子曰:『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據載,季札是春秋時代吳國人,他的始祖是吳太伯。太伯與其弟仲雍、季歷都是周太王之子。
由於季歷很賢能,又有一個具有聖德的兒子昌(周文王),於是太王想立季歷為王以便傳位給昌。太伯、仲雍因此而逃到荊蠻,並像當地蠻人一樣,斷髮紋身,表示不願繼位,把王位讓給季歷。太伯到荊蠻後,自稱為「句吳」,荊蠻人認為他有節義,追隨歸順他的有一千多戶,尊立他為吳太伯。
後來,武王消滅殷紂,便千方百計找到太伯、仲雍的後代,封他們為諸侯,一個在夷蠻地帶的吳國,另一個在中原地區的虞國。吳國在壽夢繼位後國力日益強大,壽夢有諸樊、餘祭、餘昧、季札四個兒子,四子季札最賢能,壽夢死前想傳位給他,季札避讓不接受,於是由長子諸樊繼位。
吳國人堅持擁戴季札為王,季札只好拋棄家產退隱當農夫,吳國人才放棄這個念頭。後來諸樊去世,留下遺命要把君位傳給其弟餘祭,目地是想按序以兄傳弟,最後一定要傳位給季札,以完成壽夢的遺願。
由於,兄弟們都讚賞季札的高風亮節,都想傳位給他,但季札一次次拒絕,共三次讓位。後來季札被封在延陵,故號為「延陵季子」,簡稱「季子」。
餘祭四年,吳王派季札出使魯國聘問,他從聆賞的音樂中,聽出各國的興衰。季札剛出使各國時,曾北行造訪徐國國君。徐君喜歡季札的寶劍,但嘴裏不敢說出來,季札心裏也明白徐君的意思,但因為還要出使到中原各國,所以未把寶劍進獻給徐君。
等到季札出使各國回來又路過徐國,徐君已死,季札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墳墓的樹上才離開。隨從的人說︰「徐君已死,寶劍還給誰呢?」季子說︰「不對。當初我心裏就對他許下諾言了,怎麼能因為徐君的死,就違背我自己心中的承諾呢!」
口頭答應的是承諾,心裏默許的也是承諾,實踐口頭的諾言是守信,兌現默許的諾言亦是守信。季札不慕權位「三讓君位」的高尚品德讓後人歌頌,而「季札掛劍」更是誠實守信的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