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南海路像一條美麗的珠鍊,而植物園、歷史博物館、郵政博物館、藝術教育館、楊英風美術館、南海藝廊……就像一顆顆閃耀其上,光彩紛呈的璀璨明珠。
腰邊上的牯嶺街是條歷經歲月滄桑的玉帶。老警察局不見了,小劇場裝扮起來了。新式的創意市集改換了舊書攤的面貌,如今還有一位老店主堅守著鐵皮搭建的老書店,當年那些殷勤搜尋舊書的顧客也已滿頭華髮,日漸凋零了吧?
「南海學園」是我心中台北市最棒的景點之一,也可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景點。一年四季,不管荷花池的花開了沒有,我總愛在此地流連,捷運通達之後來得更勤。雖然喜歡原本就不需要理由,但我喜愛南海路的理由說之不盡。
植物園
植物園位在台北市的精華區,占地約8公頃,介於南海路、和平西路、博愛路交會的三角地帶,從日治時期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了。經過百年的蒐集,植栽的品種豐富,更有插牌、看板的詳細解說。
園內最著名的應該算是有台北八景之稱的荷花池,此外還有各種有趣的主題區如:十二生肖區、詩經植物區、民俗植物區……等。除了休憩、觀賞之外,也有教育、保育的功能。園內還有國立藝術館、歷史博物館和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的布政使司衙門。
五歲以前,我的家就在建國中學附近,離植物園只有幾百公尺距離。對於那個家幾乎沒有留下什麼印象,只依稀記得旁邊的植物園,還有多年後從媽媽口中得知,幼年的我就算下雨天撐著傘,也堅持每天要去植物園逛逛。
在台北市還沒有捷運的時候,我經常獨自搭近一小時的公車到歷史博物館,看完展覽之後,總要繞到後方的荷花池。那是幼年時每天都要來的植物園;也是少年時經常來參加寫生比賽的荷花池畔。
有次冬季的午後,大地剛被一陣大雨洗過,站在池邊遠觀歷史博物館朦朧的紅色背影,綠色的湖水托著一池枯黃的殘葉,腦海中不覺浮起那句詩:「留得殘荷聽雨聲。」這樣的美景可堪入詩入畫了。或許,多年來一直吸引我來到的,不只是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其實更動人的是背後那彎淺淺的荷塘,無論是夏天一池碧綠中嬌豔綻放的荷花,或是冬季裡只餘下的滿目枯黃。還有園裡種類繁多的植物,它們沒有言語,不必相約,只是靜靜地陪伴。
對一個五歲小孩來說,植物園到底有什麼吸引力?為什麼如今我還是喜歡到南海路?一趟一趟地來,是為了尋找什麼嗎?或許有一天,無言的植物園會給我一個答案。
--轉載自 華成圖書《台北散步手記》@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