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組裝業大者恆大趨勢底定
【大紀元8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7日電) 面臨韓國三星、樂金、日本三洋、松下等電池芯大廠積極跨領域投入電池組裝威脅,在大者恆大趨勢底定下,小廠尋求整併擴張版圖成為必然的路。
日前台灣第二大電池組裝廠順達宣布迎娶位居第三的加百裕,雙方在三個星期內談定合併案,速度之快令人驚訝,不過也透露產業整併的想法早已醞釀多時。
台灣電池界老大哥,也是全球筆記型電腦 (NB)電池霸主的新普董事長宋福祥就透露,他也曾認真評估過用購併的模式擴張企業規模,但終究還是放棄這條路。
讓宋福祥放棄的最主要原因是,電池產業是極具風險性的產業,與一般電子零件業不同。為了風險考量,客戶不會集中在一家供應商下單,在單一供應商下單比重頂多到6成,不可能超越。
由於產業特殊性,宋福祥認為,就新普而言,幾乎已是幾大主要品牌客戶主要供應商 (供貨超過5成),就算再併購別的公司,也不可能達到 1加1大於2的效果,更別說加乘效果。
宋福祥舉例,例如新普擁有戴爾 (DELL)40%訂單,另一家B公司擁有30%,如果兩家合併成為一家公司,DELL 給這家新合併公司的訂單最多不會超過60%,還等於少了10%訂單。
另一個原因是,新普已是全球第一大NB電池組裝廠,具有相當規模經濟,公司獲利也繳出連續 7年賺進一個股本 (每股稅後盈餘達10元)的水準。
宋福祥認為,新普在NB電池領域已達到最佳規模經濟跟市占比重,下一個目標是汽車電池,希望把資源轉向布局未來10年高成長產業。
當然,新普的立場與順達跟加百裕不同,必竟兩家小老弟與老大哥的規模還有一大段距離。市場還是普遍看好兩家廠商「加在一起力量大」。
雖然因為產業門檻高,小廠要再進來恐怕已很難,但訂單往大廠集中的趨勢儼然逐步形成。
在電池芯廠的跨領域投入、系統品牌廠的保守下單,以及電池組裝同業間競爭的種種壓力下,電池組裝廠的競爭力必須藉由資源重新分配,以提高產業競爭優勢。
集邦科技 (TRENDFORCE)旗下研究機構EnergyTrend表示,順達合併加百裕後,可望降低上游供貨成本,且擴大下游合作夥伴,對新普、新盛力以及未來切入鋰電池的泛鴻海集團,都將影響市場策略。
EnergyTrend表示,以順達與加百裕的電池芯供貨來源來看,韓系電池芯廠SDI占兩家電池組裝廠各別至少3成以上,而樂金也有一成五以上。
EnergyTrend分析,若是未來電池芯供應來源與比例不變,兩者結盟將可藉由電池芯聯合議價方式,拉大下單數量,以降低電池芯採購成本。
此外,順達與加百裕各自有其下游系統廠的主要合作夥伴,除惠普的部分重疊外,順達主要以蘋果電腦為主,而加百裕則以華碩為主,因此產品出貨量的成長,將能夠因為多元的終端客戶開拓而有所突破。
EnergyTrend指出,對所有電池組裝廠而言,未來能否滿足品牌與代工廠對於電池產品的特質需求 (價格、安全、性能),是影響市占率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