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7日電)「政府並非不了解原住民渴望返回山林、重拾昔日務農的作息」,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羅世雄說,但很多地質專家、學者一再警告,山林的重建安全是需要省思的課題。
根據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統計,莫拉克風災造成的崩塌土地面積約 5萬1000公頃,較九二一地震崩塌面積1萬1280公頃要多出數倍;損毀土地,以山林居多。
莫拉克風災災情遍及東、中及南部山區,造成土石崩落、河道擴大、河川土石積高,還有橋斷路毀、邊坡滑動等地形、地貌改變。
羅世雄說,立法院在災後迅速通過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行政院將分4年度編列新台幣1200億元特別預算,全力投入基礎建設、家園重建及協助災區產業重建等。
為推動災後重建工作,由行政院設置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負責。他表示,截至今年7 月底,重建委員會已協助完成多個產業重建示範點,包括月眉杉林有機農業專區等。
另外,雙園大橋有了便橋、台27線大津橋也已通車、台20線甲仙大橋再現昔日車水馬龍景象、台17線的雙園大橋便橋也連貫 2端,讓高雄縣林園鄉及屏東縣新園鄉民不必繞道而行。
羅世雄指出,重建工程順利,山區重現生機,遊客可重返山區,農穫也能送下山變現,農民的心血有了代價。
另外,包括慈濟基金會、紅十字會總會、台灣世界展望會、張榮發基金會、法鼓山基金會等社福團體所捐助計30處,共要興建2586間的永久屋,已完成1116間,達成率逾43%。
不過,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聯絡人伍杜.米將表示,災民沒有選擇權,也沒有參與風災重建決策的機會,只能聽令並選擇住進永久屋。
「缺乏擺放農具、飼養禽畜空間的永久屋不是族人夢想的原鄉」,他說,政府反對原民重返山林扎根傷了族人的心,所以原民要用夜宿凱達格蘭大道的行動,讓政府知道原民的期待。
羅世雄指出,政府並非不了解原住民渴望返回山林、重拾昔日務農的作息。但很多地質專家、學者一再警告,山林的重建安全是需要省思的課題。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陳宏宇表示,莫拉克風災嚴重破壞深層地質。他認為,未來 5年間,山區若降下200-300毫米雨量,安全就會受到衝擊。
他說,重建工程是否順乎自然,並兼顧周遭環境可能的容忍程度,將是攸關未來水患是否再重創災區的關鍵。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沈茂松指出,重建速度加快,雖然心中有喜悅,但憂心的是山區滿是遭擠壓破碎的地質;人類如再不「順天」,未來災變恐怕更駭人。
八八水災慘重的災情,讓國人見識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災後朝野曾主張儘速通過地質法草案,建立全國地質調查制度、加強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發生地質災害對人民的補救方式等。
八八水災週年前夕,日本 NHK電視台與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合作,來台製作「襲擊日本的深層崩壞」特別節目,當中深入探討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滅村原因,甚至引以為日本水保的殷鑑。
陳宏宇呼籲加快地質法草案審查的腳步,盼政府千萬不要以為災情的陣痛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