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 7日電)「我不會被打倒」、「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災難,當時心灰意冷」,回想去年莫拉克風災創傷,幾位中小企業老闆仍有些悸動。基於企業社會責任,加上政府的協助,他們很快再站起來。
位在屏東縣佳冬鄉的好品企業,主要經營合成纖維及塑膠製造與買賣,公司資本額新台幣8000萬元,八八風災讓生產線停擺,損失近4000萬元。
去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來襲時,好品企業負責人洪義村人在國外,聽到惡耗,第一個念頭是「復工第一、救災第一」。
「到工廠一看,滿地都是污泥和尼龍絲」,洪義村說,當時滿目瘡痍,看到這些情況也很心酸,但他告訴員工,「我不會被打倒」!
基於企業永續經營及員工生計的社會責任,洪義村一肩挑起災後清理及復舊重建工作,為使生產線恢復正常運作及避免廠房再度淹水,必須儘快墊高廠地,及購置機器設備、原物料。
重建過程中,有人對洪義村說,「你工廠完蛋了!」但在國軍弟兄及員工協助下,好品企業在災後40天就完全恢復。
面對廠房毀於一旦,當時沒掉一滴眼淚的洪義村,如今回想起來,言談中一度哽咽。他說,這些過程中的辛酸不是言語可以一一道來。他也特別感謝銀行沒有抽銀根,繼續支持他,讓他能夠快速購買原料。
位在屏東大鵬灣附近的政益食品,為海產加工廠,負責人蔡佳益原本規劃轉型觀光工廠,也有意擴展海外市場,莫拉克風災毀掉他的計畫。
蔡佳益回憶,「水災來得太快了,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災難,根本沒時間搶救任何東西」。
原本第一代經營並無銀行融資,接手家中事業的蔡佳益,因為八八水災,廠房淹水達 1公尺高,所有成品、半成品與原料價值約千萬元,一夕之間全部泡湯,損失近2000萬元。
他說,當時感到心灰意冷,代工業務也都轉單,面對漫長重建路,幾乎無心經營。不過,他一想到這是父親打拚下來的事業,只能咬緊牙根,在銀行支持下,清理廠房設備,重建、復工,員工也不致失業。
這些在南部打拚的中小企業,面對無情天災打擊,除了靠自己的毅力支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也提供了必要協助。
根據中小企業處統計,截至今年 7月31日止,莫拉克颱風受災企業所需新增貸款實際送保件數達608件,保證金額新台幣31.06億元,協助取得融資金額34.55億元;原有貸款展延51件、保證金額6376萬元,協助取得融資金額9643萬元。
走過重建艱辛路程,洪義村建議政府救災法令應儘快通過,國土規劃法要儘快完成立法,救災單位也應與受災戶召開座談會,並讓救災款收支透明化。
風災無情,但同胞有愛,洪義村感性地說,面對這類天災,全國都應團結救災,「大家同心協力,共建美麗家園,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