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夏補 清涼有勁

葉慧昌醫師

人氣: 67
【字號】    
   標籤: tags:

夏日炎熱,易於傷人而造成病態,中國古代早有暑邪致病的記載與防治之道。漢朝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說﹕「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所說的中熱亦即中暑,暍即暑之氣也。迨至宋元時期,對暑病的認識和分類逐漸有了深化,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即有「中暑」「傷暑」「冒暑」「伏暑」之別,並列有不同的治療方藥。至於清暑食品、飲料等食療論述,亦頗為詳備。

因此,只要善加運用,即可避免可樂、汽水中不必要的咖啡因、色素和糖精的危害,還能有生津止渴、消暑清補的養生保健功效。

一、食品篇﹕

1.黃瓜﹕<<本草求真>>說﹕「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利熱利水」至今,民間仍用黃瓜清解暑熱,或生吃、涼拌、醃漬、醬製、煮湯、炒食,葷素皆宜。

2.絲瓜﹕<<本草綱目>>中說,絲瓜能 「清熱利腸」,在炎熱的暑天,經常吃些絲瓜湯,確能清暑退火,解熱通便。此外,收集絲瓜皮和散落的絲瓜花,熬水代茶,也有助於預防中暑。

3.冬瓜﹕除能清熱解暑之外,還有利尿除濕的功效,其氣味清香,炒食煮湯兩相宜。唯素體虛寒胃弱易瀉者需有節制。

4.苦瓜﹕<<滇南本草>>指出,苦瓜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而且對於中暑、痢疾、惡瘡、消渴等病症,均有一定治療作用。

5.西瓜﹕西瓜有天然白虎湯之稱,在歷代醫藥書籍中記載甚多,認為它具有解暑熱、止煩渴、利小便、治血痢、療喉痹、解酒毒等多種功效。但多食容易傷脾助濕,胃寒者宜慎服。

6.甘蔗﹕中醫學認為,甘蔗性味甘涼,具有清熱、生津、潤燥、醒酒等功效。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說明當時已知飲用甘蔗漿汁有清熱生津之效。但需注意,脾胃虛寒,中滿便溏者不宜食用。

7.綠豆﹕綠豆是中醫用以解毒的重要藥物,也是清暑解熱的常用食品。<<隨息居飲食譜>>早就說過,綠豆甘涼,所以能「解暑止渴」。例如,夏季兒童易生瘡癤膿腫,就可經常喝些綠豆湯,並用醋調和綠豆粉外敷患處。

二、飲料篇﹕

1.生脈飲﹕以高麗參鬚、麥門冬、五味子少許,加熱開水沖泡飲用,有益氣生津的功效。若是夏月傷暑,氣陰兩虧,身疲乏力明顯,還可加入黃耆、甘草,名為「生脈保元湯」效果會更好。

2.瓜翠飲﹕取西瓜翠衣(即西瓜皮)加水煮開後放涼即可飲用。若加入白茅根同煎,則同時具有解暑熱、止煩渴、利尿消腫的效果。

3.菊花茶﹕取菊花、綠茶同煮,再加入適量的冰糖,即可飲用。有清熱解毒、退肝火、明目、降血壓的功效。若加入白木耳同煮,則還有滋陰養胃、潤肺生津的功能。

4.茅草根茶﹕以白茅根加甘蔗頭同煮,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利尿降壓的作用。

5.決明子茶﹕取炒決明子水煮,加入少量冰糖即可。不但能清熱袪暑,還有通便、利尿、明目、降血壓的作用。若是血壓高、面紅耳赤、頸部強硬者,還可加入夏枯草、鉤藤等藥共煮飲用。

6.酸梅湯﹕煮取酸梅湯,並加入冰糖及少許食鹽,即是夏日裡,生津止渴的最好飲料。

三、方劑篇﹕

現代常用一帖方藥以治療先兆中暑與輕症中暑,其組成為﹕鮮藿香、鮮佩蘭、香薷、六一散、連翹、薑半夏、陳皮。

金元時期的大醫家李東垣擅長於用藥以救夏暑之傷津氣,創制「清暑益氣湯」,熔清暑燥濕,補氣生津於一爐,以治療中暑而喘,身熱而煩,自汗身重,四肢困倦,神疲乏力等症。到了後世,王孟英也創了清暑益氣湯,與李東垣的方子組成不同,加重清暑熱、養陰液之力。直到現在,這兩帖方劑,仍常被使用,只不過要根據個別體質,有所選擇與加減。

四、防護篇﹕

1.要慎於攝生,避免在飢餓、勞倦的情況下,久冒烈日炎熱,或久臥濕熱薰蒸之地。

2.生活要有規律,睡眠要充足,並要節制房事,因房事過度可以使人虛損而使暑邪乘虛發病。

3.飲食要注意清潔衛生,一般以清淡為宜,在夏天不宜多食濃煎厚味或過分油膩的食品。

4.慢性病患,體力虛弱,在夏季炎熱的條件下,常常因為不能適應而易發生中暑,因此對於慢性病必須及早治療。@
摘編自 《葉慧昌中醫診所健康專欄》 葉慧昌醫師 提供

更多:神奇「白醋」28種妙用 省錢又環保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