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居家樂活

養身如養車 定期健檢最安心

【大紀元8月27日報導】健康達人系列報導(1)(中央社記者陳婉箐台北27日電)「千萬名車不會開到爛才修,那麼你的身體呢?」家醫科醫師鄭維理以汽車修護,形容健康檢查的重要性,建議民眾主動了解身體狀況。

恆齒掉了可植牙;膝蓋壞了可換人工關節;老眼昏花可植入人工水晶體,這些都是表面上較易看出的老化現象;但身體內部病痛,則仰賴進一步檢驗。

1993年起,鄭維理就在 BBS與網站,提供醫療諮詢,並創辦健康天地電子報,結合醫界人士發行近千篇衛教文章,現在擔任衛生署健康九九網站諮詢志工,推廣醫療教育。

從預防醫學角度來看,鄭維理表示,維持健康首先須降低危險因子,從「3不」及「2要」做起。「3不」即拒絕菸、酒、檳榔的誘惑;「2要」則是規律運動加上1日5蔬果。

有了正確的養生觀,第 2步就是定期健康檢查,有異狀就治療。鄭維理提醒,要記得施打疫苗,「如果小時候沒打日本腦炎疫苗,那就去補打,B肝也是。」

國內目前針對特定族群大規模健檢,包括勞工健檢、學生健檢、役男健檢等林林總總。鄭維理指出,由於樣本數太大,每人被分配到的時間短,誤差率相對較高;且醫師該「望、聞、聽、切」初步外觀審視,通常快速帶過,健檢流於形式化。

台灣健康檢查管道概分為兩大系統,一為附屬在醫療院所,一為獨立的健檢中心。鄭維理建議,想要掌握自己身體狀況,最好透過量身打造的健檢,宜選擇可提供前中後段完整諮詢、檢驗及回診服務,並為病人設想有無健保給付等經濟面問題的醫師。

鄭維理強調,最重要的是,跑醫院不要像跑市場,三天兩頭更換,會造成個人影像資料(如X光片)無法累積在同一院所,提供醫師前後對照。

另外,健檢前宜先諮詢醫師,再決定要作哪些項目;去醫院前,最好收集自己過去病史及家族遺傳病史,以利醫師判讀。

從門診經驗,鄭維理歸納出不願健診的兩大族群:第1類是鐵齒型,自我感覺良好,認為不必做健檢;第2類為鴕鳥型,深怕檢查出異狀,「本來好好沒代誌,一檢查變沒命。」

健康檢查的英文是test,中文另有考試之意。鄭維理奉勸,不妨將健檢當作對身體的一場測試,如果allpass(全過),就努力維持良好狀態;如果錯了幾題,就趕緊修正過來,別再錯了。

鄭維理舉例,國人常見的肥胖問題,是3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危險群,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大於等於80公分,就須注意控制體重。

名列國人10大死因的腎臟病,更是可怕的隱形殺手。根據2007年統計顯示,台灣洗腎盛行率為世界第 1,每100萬名台灣人中就有2288人洗腎。鄭維理分析,主因在於早期通常毫無症狀,等到感覺病痛時,就已嚴重到要洗腎的地步。

如果在健檢時,早期發現腎臟病徵兆,便可藉由飲食習慣及投藥等方式,達到改善效果;然而,即便在血液抽檢中,包含肌酸肝這項重要指標,「有些醫師並未進一步依年齡計算風險」。鄭維理感嘆,由於公式複雜,多數腎臟病患未能及早被發現,建議參考衛生署「腎利人生」網站,深入了解這個病症。

從過去在大醫院「守株待兔」,坐在診間等著病患上門,到現在落腳台北烏來山區執業,鄭維理不改推廣醫療資訊的熱忱,力勸病患要定期做健康檢查。

國民健康局提供40歲至未滿65歲成人,每3年1次免費健檢,65歲以上則是每年補助1次;30歲以上婦女享有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45至69歲更有乳房X光攝影檢查。你愛惜自己的身體嗎?別讓權利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