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丹霞申世遺花十幾個億
【大紀元8月13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採訪報導)中國很多地方政府近年來,投入大量資金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僅「中國丹霞」6景區為申請世遺項目就花了十幾個億。
8月初,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和「中國丹霞」6景區分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官方新華社報導說,中國地方政府在申請世界遺產名錄項目上的花費不斷增加,公開數據顯示,動輒幾億的申遺成本在中國諸多地區早已司空見慣。安陽殷墟申遺投入2.3億元,開平碉樓花了1.36億元,五台山光景區整治搬遷等費用就花了8億元。到2010年,「中國丹霞」申遺價共花了十幾個億。
對如此巨大動輒上億甚至上十億的申遺投入。浙江杭州的自由撰稿人暫愛宗認為,申請世界遺產名錄的事情應該由民間組織來做,
「這些事情政府不應該參與,政府有哪些職責是吧,你完成你這個範圍內的事兒,跟你沒關的事情你不要管。這種文化方面的應該由社會團體來管。但是中國也比較麻煩的因為它沒有真正的社會團體,它都是官方,沒有民間的社會,也沒有公民社會,所以,有時候官方包攬一切,它做什麼事,它就做了,你說什麼也沒用。你沒法制約它的權力,它想做就做。它願意花錢就花錢。」
湖南省新寧縣的崀山是牽頭申請中國丹霞項目的六個景區之一。新寧縣2008年的財政收入才2億元,但用在申請丹霞項目上的投資就高達4億元。就此,貴州貴陽的自由撰稿人曾寧表示,中國各地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項目早已陷入功利化的怪圈:
「本身的話申請世界文化或者是自然遺產應該說它的初衷是為了保護自然或者說文化遺產。它同時也是獲得者的一種榮譽。但是在中國往往申請自然或者文化遺產的地方政府把它變成了利益驅動的一種行為。更多地把它變成一種政績工程。」
據報導,中國目前還有200多個項目準備申報世界遺產,按照一個國家每年最多可申報兩項的要求,中國的申遺項目已經排到了下世紀。曾寧說, 目前中國的很多地方政府是要把名山大川和歷史人文景點當作他們的小金庫,申請世遺項目是為了追求旅遊門票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
「因為它假如說申請到了這個遺產、進入到了這個名錄。那麼它就具有了某種虛榮。而這種虛榮往往是他的政績的表現、政績的反應,同時也是經濟利益、旅遊經濟的一種驅動的一種使然。所以在中國的這些申請自然或者文化遺產的行為往往已經違背了、已經背離了申請遺產的這樣一種行為的初衷。」
曾寧認為,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40個項目是老祖宗的遺產,不是任何人的「私有小金庫」,旅遊參觀收費標準理應體現一定的公益性。與此同時,由於遊客迅速增加,中國的莫高窟等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的幾十年,受到的損壞遠遠超過過去的一千多年。各地政府能否更加科學地保護好這些「人類共同的財富」是個很大的課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