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教養方法

父母三種典型的教育風格全分析

只要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在許多情況下,你對待孩子的方式都十分相似。比如說吃午飯、送孩子上床睡覺、或是在兒童遊戲場上。比如說對孩子提出的警告和要求,還有對孩子的要求及想法的回應。你的行為基本上由你個人的教育風格來決定。 關於教育風格對孩子影響的研究,最早是由社會心理學家雷文(K. Lewin),李比特(R. Lippitt)以及懷特(R.K. White)所開始。

早在一九三九年,他們就在美國進行有關青少年團體中的領導風格的研究,而這些研究經由反覆的實驗而獲得相當廣泛的證實。事實也證明,這些研究結果可以轉用於父母的教育風格上。他們研究的是三種典型的風格:專制的、民主的、以及放任的。儘管這些研究至今已遠超過半個世紀,可是依然提供了有關教育風格基本而重要的思考。

* * *

權威式的領導風格:專制的教育風格

研究的過程

這個青少年團體的領導者得到的任務是,指揮這些青少年的所有活動,但並不說明其目標,逐步告訴那些孩子下一步該做什麼。領導者並非不友善,也不冷淡,他的批評總是就事論事,但並不提出該如何改善的建議。個別的孩子表現良好時會得到友善的稱讚,但是整個團體並不會因此得到稱讚。在這種領導方式下,孩子的表現漸漸有所局限。

他們表現出一種受限的個人行為,比較提不出豐富多樣的建議,也減少了自動自發的活動。這些青少年間的關係日益緊張,而他們對領導者的依賴則日益加深。青少年間的合作日益減少,他們停留在一開始就組成的小團體裡,甚至連這些原有的關係也日漸冷淡了,卻並沒有建立新的關係。

結果

如果父母大多數時候以專制的態度面對孩子,將會限制孩子能力的發展。自動自發的能力、創造力、敏感度,甚至連行動力都會在發展中停滯。如果父母經年累月以專制的方式面對孩子,將會使孩子變得依賴,缺乏自發的能力,總是等待父母給他指示。孩子將無法獨立自主地做決定,同時也影響其自信心的建立。孩子雖然也能令人滿意地完成被交代的事情,但是卻感受不到成就感。

在社會行為上,這種權威教育下的孩子沒有堅持到底的能力。而這種專制的教育方式如果再加上對孩子的敵意(像是體罰)以及對孩子公開的排斥(不受父母喜愛的孩子、不是父母期待中的孩子、父親或母親自覺孩子的出生,限制了他們本身的自由),將造成格外嚴重的後果。孩子將變得暴躁,而當他發現自己的攻擊性並沒能引起更多的注意和關愛時,就會轉而變得抑鬱。

還有一點需要加以說明,也就是「權威」和「專制」間的差異。雷文和他的研究同仁使用「權威」這個字,因為這個字乃源於希臘文,原意是正面的。而此處使用「專制」一詞,意思是「統治別人」,也就更能顯示出這種教育方式可議之處。

* * *

民主的領導方式:講求互動的教育方式

研究的過程

在某些青少年團體中,領導者態度民主。他事先說明活動的目標何在,提供詳細的資訊,提出計畫供大家討論,而最後由大家共同決定該如何進行。他們自己分配工作,自發地組成小組來進行活動。 領導者要求青少年做出自主的決定,幾乎不下任何命令。有時他會提出自己的建議,然而決定權則在青少年手中。領導者不會打斷或中止團體的活動,工作的進行也由青少年自行規劃負責。在這些以民主方式領導的團體裡,領導者依然在大處加以規範,但卻並不直接參與,他也和青少年談論他們的個別問題。

在這種領導風格下,團體的成就明顯提高,特別是在創造力和多樣性上。青少年之間彼此合作良好而有建設性,跟領導者之間的關係友善而近於夥伴。對領導者判斷的依賴明顯小於以權威方式領導的團體。 青少年彼此間的交往以自由的方式進行,自動自發地形成小組,且能維持頗長的時間。即使領導者暫時離開,或是較晚到場,這些青少年也能自己找事做,不像以權威式風格領導的團體,領導者一定要在場控制。

結果

孩子發展出主動的性格,學習到如何分配工作,並且重視完成工作的品質。對於所完成的工作滿意度較高,和父母間的關係也比較接近夥伴。父母親不把自己視作唯一能做決定的人,不自視為「統治者」。他們把自己視為提供幫助的人,向孩子提出建議,盡量給予孩子最大的決定空間,讓孩子可以自己決定或是參與決定。孩子不再視同齡的夥伴為競爭者,而是合作的朋友。

孩子的情緒表現比較不緊張,他的獨立性增強,同時也逐漸建立自信。 要補充說明的是,「互動式」這個名詞是由一對學者夫婦陶斯(Tausch)所提出,比起雷文所使用的「民主式」一詞更能強調彼此間的合作和連結。

* * *

反權威的領導風格:放任式的教育風格

研究過程

在一些實驗的團體裡,領導者採取被動收斂的態度。他既不對工作採取任何建議,也不幫助青少年組織小組,只是回答所有由青少年所提出的問題。他不主動參與青少年的活動,不過態度友善,並不冷淡。他也不參與討論,對於完成的作業也不加以評斷。

在這種領導風格下,青少年往往自發地組成小組,可是由於意見太過分歧,無法確定共同的目標,往往又很快解散,未能達成原先計畫完成的活動。在很多方面他們還是相當依賴領導者,而整個團體對自己的活動成果並不滿意。

結果

在一九七○年代初期對「反權威教育」所持的許多憧憬,最後都未能實現。 常被引用的尼爾(A.S. Neill)的教育風格【他的著作《反權威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加強了這方面的討論】其實廣受誤解。尼爾所屬意的教育風格雖然是「反權威」,但卻並非「放任式」,而是互動式的!

在所謂放任式的教育風格下,孩子得自己找出行為的準則。在學習上,這種「自我規範」的要求使孩子進步緩慢。孩子得不到讚賞和認可,這對他們培養決斷能力以及自信心的發展都有不良影響。而由於沒有得到大人足夠的關心,導致孩子產生暴力傾向,進而將之發洩在整個周遭環境上,最後甚至會發洩在孩子自己身上。

而在實際生活中,這種放任式的教育風格很難長時間維持,因為面對孩子,尤其是幼兒時,成人總難免要加以帶領或幫助,因此已經接近互動或是專制的教育形式。

不同的教育風格,產生不同的結果

請你試著就專制、互動、和放任這三種教育風格,檢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請再讀一遍各種不同教育風格的特徵,包括對於孩子人格發展的影響。你會發現,你的風格可能有助於達到某些教育目標,而不利於達到另一些目標。在現代的社會體制下,互動式的教育風格應該是比較有意義的。至少在孩子上小學前的這幾年裡,家庭教育應該是如此。在學校裡,由於組織形態多半是一位老師面對一群學生,所以多半還是屬於較強調權威的教育風格。

在追求成就的工業化社會中,雖然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領導風格,不過上司權威式的行事風格還是占了多數。有趣的是,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在許多經理人員的研習中,引進了夥伴式的合作方式,有時也訓練學員應用這種合作方式,以便真正運用在實際的職場上。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風格

不同的心境也會影響你的教育風格。比如說你身心愉快,前兩天在工作上獲得不小的成功,而你所敬重的某人剛對你表示出賞識之意(不僅是隨口一聲恭維而已)。在這種情況下,你是不是對孩子比較有耐心,比較願意讓孩子參與決定,比較能配合孩子的需要?而反過來說,你心情正糟糕透了,急著要做某件事,而孩子偏偏在路上鬧彆扭,這時候親子間難免要起衝突。 而孩子的年紀也影響大人的行為方式。

幼兒沒有學齡兒童自立,而在各別的情況下你的行為方式也隨之不同。 對於時髦的教育風潮我們往往也不能免疫。如果有一本教育方面的暢銷書出現,我們馬上把書中提及的行為模式拿來和自己的行為做比較,有時會忘了每天例行的任務。

對孩子及其發展而言,重要的是:不要突然或經常改變你的教育風格,或是受到特殊情況的影響(親友來訪、職場上遭遇問題等等)而改變,否則你在面對孩子時的可信度及說服力、都會因此大打折扣。@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