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1日訊】(美國之音報導)專家指出,俄羅斯高溫熱浪的後果表明,氣溫升高會大幅降低世界糧食產量,使糧食價格進一步提升,就連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糧食自給自足的大國也將不得不增加糧食進口,讓世界糧食供給面臨更大壓力。
俄羅斯連續幾個星期熱浪滾滾,氣溫急劇升高,主要產糧區乾旱嚴重,首都莫斯科陷入火災濃煙的包圍之中。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環保組織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主任萊斯特.布朗(Lester Brown)8月10號指出,美國農業部7月9號預測,世界糧食產量會減少8千萬噸。受這次氣溫災難的影響,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這三個主要產糧國的糧食產量會進一步下降,俄羅斯甚至已經考慮增加糧食進口。
他說:“俄羅斯去年小麥產量是9千4百萬噸,今年可能會降到6千5百萬噸,可能還會更低;烏克蘭糧食產量將下降五分之一,哈薩克斯坦的糧食產量會下降大約三分之一。有趣的是,這個週末,俄羅斯同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開始談判,討論從這兩個國家進口糧食的可能性。”
布朗推測,俄羅斯氣候災難還會影響明年的糧食收成,因為俄羅斯冬小麥一般是8月下旬播種,旱災會讓播種期推遲,或無法播種,只好等到明年5月播種春小麥,但春小麥產量比冬小麥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
*中國糧食進口增加*
除了氣候因素之外,糧食減產還同經濟急速發展有關。布朗說,中國糧食多年來都是自給自足,但近幾個月來,中國悄悄地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分別進口了五十多萬噸小麥,從美國進口了一百萬噸玉米。中國一家諮詢公司預測,中國玉米進口量2015年會增加到1千5百萬噸。布朗認為,這是中國向主要糧食進口國過渡的跡象。
他說:“中國地下含水層緊縮,灌溉用水急劇減少,公路建設、高速公路建設、停車場和工廠建設都佔用大量的農田。所以,如果中國進口大量的糧食, 世界糧食供給面臨的壓力會急劇升高。”
*亞洲水稻減產*
氣溫升高不但影響小麥產量,亞洲地區的稻米也無法倖免。美國國家科學院8月9號引用最新數據報告說,亞洲地區氣溫過去25年持續升高,亞洲幾個主要產稻國的水稻因此減產10%到20%。日間氣溫升高雖然有助提高水稻產量,但夜間氣溫升高更快,導致水稻最終減產。報告說,亞洲六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一旦水稻減產,會有更多的人陷入貧困。
布朗強調,俄羅斯氣候災難證明,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形成,足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國際社會應引起足夠的警覺,及時行動,減少碳排放,維護人類共同依賴的大氣環境的健康。
他說:“如果我們能從中吸取任何教訓的話,那就是我們需要降低碳排放,而且要迅速,要趕在氣候變化失去控制之前迅速降低碳排放。因為一旦氣候變化失去控制,過去七個星期來席捲莫斯科和俄羅斯大部份西部地區的熱浪就會更頻繁地發生,並從世界糧食安全角度說,會在更加危險的地區發生。”
布朗舉例說,美國和中國糧食產量相近,年產都在4億噸左右。如果芝加哥或者北京地區出現類似的熱浪,兩國的糧食產量會下降一半,因為芝加哥和北京所在的地區都是最重要的產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