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台灣近百年攝影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日漸消失的老照片,是本土文化最基層的資產,也是大家共同的集體記憶。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四百多件作品,以日據時期的寫真館為主要蒐研範圖,延伸到業餘攝影家的登場,包括本土第一代攝影家1920~1950的作品。觀眾從中可以一起找尋失落的回憶,建立共同記憶,並賦予時代影像共同的見證及對話。
這一階段也可視為台灣攝影文化發展的第一個盛花期,預計展出原作及複製原作共約375張作品,是近十年來,第一次以寫真館為主軸的展覽,對台灣在建立本土攝影文化的歷史研究及美學詮釋上,有重要的意義及貢獻 。
台灣攝影具島嶼文化特質,自然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薰陶,在各時代轉換中,展現不同的氣質,這也是台灣攝影文化,所特有的影像資產。
四百多件作品所要呈現的氛圍及角度,是希望從這塊土地上,找尋僅留的珍貴、稀少的影像符號,從中去解讀與凝想那個時代,在轉換交替過程中,大至時代空間,小至個人身體場域、時間的跡痕,藉由三度空間所交溶出的「凝望」。
國立台灣美術館在水牛廳,以重現一座寫真館的方式,作品展出到9月12日。另外到10月24日,在A1展覽室展出日治時期,時尚男女自信、端莊的容顏。飛魚記憶美術館也在8月期間,每週日針對65歲以上夫婦,提供免費拍攝婚紗拍照,以彌補早期未能留下珍貴照的遺憾。
展覽期間還安排3場專題演講,並將日治時期的時光隧道,拉到展示現場,由觀眾親身體驗早期攝影的繁瑣與艱辛。開辦的蛋白相紙研習營,將提供民眾體驗親手製作相紙,和沖洗相片的樂趣。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