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中共積極投資伊拉克 美國興趣缺
【大紀元7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蘇臻綜合編譯) 中共雖然沒有參加以美國為首的伊拉克戰爭,但是當美國縮編軍隊、且伊拉克開放外國投資時,中共和少數幾個沒有加入所謂意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的國家正準備大力投資伊拉克。
《華盛頓郵報》1日報導,這些國家正在拓展它們投資伊拉克的領域,從世界第三大的伊拉克油田到建築業、政府服務、甚至是觀光業,然而美國公司卻對投資伊拉克興趣不大。
過去兩年來,伊拉克石油部和其他國家簽訂了11個合約,允諾在未來7年,增加約4.5倍的原油產量,而其中3個合約就是和中國簽訂的。此外,中伊兩國還就1997年時與海珊政權簽署的一個價值30億美元的合約,進行重新談判。
然而只有兩家美國公司在和伊拉克的石油交易中,贏得部份股份。從產業分析人士和美國官員的說辭可以看出,美國公司對於在一個充滿不安全、貪污腐敗和政治動亂的國家經商,感到非常的擔憂。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共一直積極投資於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中國公司大肆進軍中東和非洲。伊拉克外交部長Hoshyar Zebari這樣描述中共:「他們已經贏得了多個稱心的能源合約,世上任何一個油井旁邊,你都可以看到中共政權的國旗。」
位於巴格達﹝Baghdad﹞南方約100英里的Ahdaba 油田有約200名中國工人在工作,這項工作是基於2008年,中國國營Al-Waha石油公司重新談判所簽訂的一個合約進行的。
法國和中國已率先涉入伊拉克水泥業,中國已經開始在伊拉克南部興建一個價值十億美元的發電廠。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並打算在伊拉克建立居民樓。伊拉克官員透露,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和德國的賓士正在商談,為伊拉克的工業運輸業製造卡車。韓國簽署了一項備忘錄,要在伊拉克南部興建一個數百萬美元的鋼鐵廠和一個發電廠。土耳其則已取得一系列建設和伊拉克政府服務的合約。
除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和伊拉克簽訂了一個價值30億美元的合約,提供發電設備和一筆波音交易外,美國其他公司並沒有在伊拉克做出重大投資。
根據專門追蹤伊拉克私人投資的達尼亞前沿顧問公司﹝Dunia Frontiers Consultants ﹞2009年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在眾多投資者中一直排名在後面。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伊拉克最大的私人投資者,韓國名列第二。
美國公司可能繼續迴避,尤其今年3月,美國國務院發布伊拉克最新投資環境評估之後,更可能如此。
儘管伊拉克市場存在風險,一些國家仍認為伊拉克市場潛力驚人,令人難以置信。也沒參加伊拉克戰爭的法國政府,最近在巴格達設立了一個中心,以支持那些在伊拉克水域進行測試的法國公司。
去年秋天,法國政府幫助安排100名法國商人參加為期 5天,在巴格達舉辦的商品展銷會,然而大多數歐洲和美國代表團在最後一分鐘決定不參加,他們認為參加該展銷會可能風險太大。
中國石油野心改變伊拉克景觀
《商業周刊》報導,英國石油公司﹝BP﹞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合作開採伊拉克南部魯邁拉﹝Rumaila﹞油田。以行業術語來說,魯邁拉油田是一個「超級巨星」,它擁有一條50英里長的低硫原油儲量,估計儲量達160億桶,它的產量將有一天會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蓋瓦爾﹝Ghawar﹞巨型油田,而名列世界第二。伊拉克去年與BP和CNPC簽訂合約,未來7年內,魯邁拉油田的產量將從一天106萬桶增至285萬桶。
英國石油公司是該合資企業的最大合夥人,但也僅擁有38%的股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擁有37%股權,剩下的股權則為伊拉克一家公司所擁有。
在尚未投資祕魯、蘇丹、委內瑞拉之前,中共政府控制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控制著中國北方的油田和天然氣。該公司以思想偏狹和官僚作風著稱,尤其與1982年成立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相較,更是如此。
中國石油業的供應價格低廉。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前高級主管高志凱﹝Victor Gao﹞表示:「一般說來,中國公司的管理和勞動成本即使不是西方成本的四分之一,也是三分之一左右。」
伊拉克合資企業仍面臨著巨大障礙 – 如教派紛爭、腐敗和政府不穩定等。伊拉克人也可能不歡迎大批中國人進入他們的油田。專門研究印度和中國的紐約諮詢機構羅迪厄姆集團合作夥伴Trevor Houser說:「是的,帶來低成本的工程師是中國的優勢,但是,中國已經造成了緊張局勢,看看贊比亞就知道,那裡的大選,中國投資者是選舉的熱門議題。」
2006年的贊比亞總統大選,反對派的總統候選人薩塔在競選活動中,強烈指責中國投資者剝削當地勞工,並不顧環境保護,使贊比亞成為垃圾堆積場,他主張驅逐中國投資者出境。薩塔的譴責得到許多低收入贊比亞人的支持,當薩塔競選失敗,首都盧薩卡發生了暴動。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