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謝文華/專訪
台灣的公共電視最近烽火連天,新舊任董事相互控告,外界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雙方究竟爭的是什麼?公共電視董事長鄭同僚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說,今年12月2日任期屆滿,他就會下台,他爭的不是個人權位,而是要捍衛公視的獨立自主精神,任何政治力都不應再干擾公視,台灣才可能建立真正屬於全民的公共電視。
任期12月2日結束 紛爭將會落幕
問:你在民進黨執政時被選任公視董事長,是否因此被藍營視為眼中釘?
答:其實,綠營也不喜歡我們,「因為我們講真話」,不過藍營對我們更厭惡。我們堅信公共電視屬於全民所有,要獨立於政治權力之外。但政黨輪替之後,執政黨就一直試圖干預公視運作,先是全年九億預算,有四.五億元被凍結,將近一年半才撥下來;更有立委對公視的報導言論有意見,我的回應是公共電視勢必要討論公共議題,誰執政誰就要接受監督和批判。
2008年12月9日台灣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竟然決議,要求公共電視節目、新聞及預算細目,先送主管機關審查,嚴重違背公視法。我們在四大報登廣告,呼籲政府不該干預公共電視節目內容,網路逾十四萬網友連署,去年元旦超過三千公民上街頭表達支持,讓我們更堅定信心。
問:你從學者轉任媒體,爭的究竟是什麼?
答:我爭的是公共媒體的自由及自主,公視採取任期制,董事任滿就下台,我的任期12月2日結束,時間一到就走人,執政黨卻急著要換人。我堅持的是為公共電視樹立不被政治力操控干預的典範,我有好幾次想請辭算了,因為我為公眾服務,為何要這樣遭人污衊?但幾位董監事告訴我,我們爭的不是私人權益,而在實踐公共電視獨立自主的精神,是非公道一定會浮現。
新聞局干預董事人事 引來監院糾正
問:新聞局的干預手法就是透過增加董事名額,取得董事會主導權嗎?
答:新聞局先在2008年10月執政黨在公共電視增補六位董事(後有一名辭掉,剩下五名 ),第二年6月又修了公視法,增加了八名董事,一旦補實,公視二十一名董事中就有十四名是執政黨補提名的新人,達到三分之二,就可以主導公視董事會運作。
但是新聞局補選董事程序有瑕疵,監察院甚至用「鑿痕斑斑、混亂體制」的強烈詞句糾正新聞局,必須更正遴選過程。其實,只要新聞局按照監察院糾正案補正程序,重新合法遴選董事,合法改選董事長,我願意立即下台。
問:最近你兼任華視董事長,外界描述你黑箱作業?
答:公視基金會持有華視八十三%股權,十七%為民股,我若沒有提出法人代表,形同放棄華視董事席次,民股就取得經營權,我要看守國家財產,作為完全合法。九十五年華視公共化之後,為了使指揮權統一,公共電視前董事長陳春山就已兼任華視董事長,我上任之後也兼任華視董事長二年了,硬批我跨足華視,我覺得好笑。
問:華視及公視經營績效如何?
答:過去二年,公視的收視率、金鐘獎得獎,都是歷來最好的,我們去年結餘一億多,立委卻說我們公視去年虧一億多,我不知道這個數字從何而來。
華視在公共化之前,一年虧五億,去年虧損已經降到每年二億,我們努力在人事等各方面節省開支,降低經營成本,這些都禁得起外界檢驗。
淪為私人權力鬥爭 實有濫權之虞
〔自由時報記者黃維助/台北報導〕對於公視董事長鄭同僚指稱若新聞局補正程序合法,選出新任董事後即願意下台,新聞局昨晚回應指出,監察院糾正文自始未稱八名新任董事不具董事資格,高等法院對於抗告董事的裁定文,更指出個人無權自行認定董事資格無效,鄭同僚等人不斷以片面之詞擴大解釋,自行認定部分董事不具「董事」資格,且據以阻撓開會,實有濫權之虞。
至於鄭同僚提及等其任期結束,紛爭就會落幕,新聞局反駁說,鄭同僚指稱要樹立公共媒體典範,但卻以經費私用、興訟杯葛、違法決議等方式,讓公視及華視淪為私人權力鬥爭場域,使員工惶惶不安,工會代表跟社會輿論也群起譴責,要求解任。
新聞局強調,鄭同僚如確實有誠意想要樹立典範,使所有紛爭得以落幕,就應該回應民意,善盡董事長職責,立即邀集所有董事召開會議,恢復董事會的有效治理,使公視得以恢復正常運作,真正為公共利益把關。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