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採訪報導)與大陸十省一場比一場猛烈的暴雨相比,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雨水難求,部份地區從去年7月到今年整一年中,沒下過雨。目前該州的水庫乾涸,莊稼枯死,城區限水。民眾認為政府興修水利跟不上是導致農作物乾旱致死的原因之一。
民眾:以N年洪水推卸責任
近來,大陸十個省市一場接一場連降大暴雨,引發洪水的地方迎來一個又一個超歷史記錄的洪峰,所發生的險情觸動著公眾的神經,人們擔心再發生1998年那樣的大洪水。民眾最矚目的當屬三峽大壩的洩洪功用。而媒體報導的標題經常是「百年、千年一遇的洪水」,令民眾反感。
媒體已報導的情況有:陝西嵐皋縣發生山體滑坡,20人下落不明;重慶城口縣發生山體滑坡,並形成堰塞湖,上萬人安全受到威脅;四川廣安渠江發生160年來最大洪峰,整個廣安老縣城已有三分之二被洪水淹沒;特大洪水席捲鄱陽縣北東中部,15個鄉鎮平地起水1至2米;重慶潼南、雲南綏江、南京湖口、江西九江、湖北武漢黃梅、安徽碭山……
大陸民眾在一些論壇、聊天室紛紛談論為何「不是乾旱就是洪災」,他們認為,「水患基本上都是人禍導致的,中共政府不重視興修水利設施是其中一大原因。只重經濟發展,不重視民生。」
「一下大雨就成了幾十年、百年、千年一遇,年年過千年呢?其實南方很多地區每年梅季都有洪澇災害,只是程度大小不同。一遇到什麼災,就說這是千年一遇的,與政府沒關係。這幫狗日的官員,忽悠誰呢?拿著納稅人的錢亂花,甚至中飽私囊。」輿論是把握在政府手中的,不忽悠老百姓一條心的跟黨走,怎麼保持「和諧社會」?
雲南楚雄持續乾旱 民眾指水利設施跟不上
來自雲南的消息稱,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大姚縣白鶴和元謀縣麻柳兩座中型水庫相繼乾涸,全州221座水庫、6,952個壩塘乾涸見底,54條河流斷流,48萬畝嚴重受旱的大春作物中,已有12萬多畝變成枯草。楚雄州府所在地25萬多人飲用水告急。該地正面臨持續乾旱的嚴重困境。
大姚縣某中學教師黎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楚雄州山區的乾旱很嚴重,農民喝的水都沒有了。農民一般引用地下水,打井吃水。由於乾旱自來水已經斷水了。楚雄州的水庫也乾了,莊稼就沒辦法了,已經乾死了,很多地方水稻都枯死了。
「莊稼太可惜了,這裡是種植出口蔬菜的重要產區,還有玉米,都枯死了。」
「楚雄有兩條河,河水是有的。我認為最主要的是水利設施跟不上,如果興修水利,很多地方不會存在乾旱——河裡有水,但山水土地都乾死了,種植的蔬菜和糧食等都旱死了。這就是政府水利設施沒做好,不能發電,給水很難,導致情況很嚴重。」
黎先生表示,楚雄一些地區從去年7月開始就未見有效降雨,到目前為止,只下了一點點雨。「我回到農村的家,知道政府的人找水,其實沒用的,應該投入資金興修水利。如果再不下雨的話,問題就更嚴重了。」
蓮花鄉政府工作人員孟女生對記者說,楚雄州處於山區,水在低處,人住在山頂上的高處,所以缺水時的老百姓都到山腳去取水,山很陡就比較艱難,人背馬馱地來保證飲水。下雨積水才能保證莊稼灌溉,長期沒下雨導致農作物乾旱枯死。
她還表示,旱情數據由相關部門發佈,自己不能隨便對媒體透露。
據雲南信息網報導,從年初開始每星期兩天限供水,近來由於水庫蓄水驟減,再次調整為每星期停水3天。更為嚴重的是大姚縣的城市供水,縣城數萬人按每天壓縮供水5000立方米計算,只夠供到8月初。
由於旱情持續,大姚縣6.6萬畝水稻、5.3萬畝玉米出現「日曬捲筒」的佔了很大面積。全縣54080畝烤煙中,絕大多數出現了缺塘、「鐵桿早花」、「蹲塘不長」和病蟲害現象。
楚雄州自去年以來持續乾旱,降雨量偏少,特別是從10月至12月,僅有3.6毫米的降水,遭遇了60年一遇的乾旱氣候。今年1月4日,楚雄市政府發出公告,將對全市進行分片區分時段供水直到6月雨季來臨。
然而,到了7月份,楚雄州大部份地區仍無降雨。在楚雄市工作的張先生表示,現在我們這裡還是限水,一天給水,一天沒水。人們必須節約用水。「有些地方去年到今年一年了還沒下過雨。最近幾天還好,我們這裡下了幾次小雨。」
據官方報導,將近一年連旱,3季收成銳減,一些農民除缺水外已開始出現糧荒。全州47萬人和20多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楚雄彝族自治州有漢、彝、傣、僳僳、白、回、苗、壯、哈尼等27個民族。最高點在海拔3657米,為彝州最高峰;最低點位於金沙江邊的灣碧鄉灰拉表村,海拔1023米。河流為金沙江水系。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