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純淨而堅定的人生信念——持之以恆

作者:靜慧
font print 人氣: 12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古人云:「勤學似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荀子《勸學》篇:「不積蹞(音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是以學問之道,貴以專,貴在恆,「學不可以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語出管仲《管子.權修》。原文為:「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宋.樓鑰《攻媿集.雷雨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康熙十年(除鼇拜後)二月正式舉行「經筵禮」,所謂「經筵」,即於「儒學」之士中,擇老成淵博者,授為講官,置之左右,講論經史。此後遂成定制。

歷代經筵日講分春秋兩季。清聖祖康熙曰:「學問之道,必無間斷,方有裨益。以後寒暑不必輟講」(《聖祖仁皇帝聖訓》);初期隔日進講,聖祖稱:「朕聽政之暇,即於宮中披閱典籍,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疲。」命實行每日進講。(《康熙朝實錄》)

按舊例,講官進講,皇帝聽而已。聖祖認為此方法「於學問之道無益,亦非所以為法於後世也」,故命「嗣後進講時,講官講畢,朕仍覆講,如此互相討論,幾有裨實學。」(《詞林典故》)經筵日講堅持了十六年,聖祖成為一代精通經書易理的大學問家,培育了一批治國之能臣。

據《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孔子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

是說:孔子向師襄子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天,師襄子說:「可以繼續了。」孔子說:「曲子雖然已經能習練,但還沒能把握其中的精要。」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說:「韻致已經把握,可以增加新曲了。」孔子說:「可是我還沒能得其心志。」

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志趣已得,現在可以增加了。」孔子說:「此曲志趣雖然已得,但我還沒能完全進入他的心智境界,得其為人。」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神情儼然,仿佛進到新的境界:時而神情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志意深遠。

終於,他說:「我知道他的為人了,默然黝黑,頎然高大,目光深邃,心繫蒼生,王者氣度,胸懷天下,除了文王,還能是誰呢?」師襄子聽到後,趕緊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師也認為這正是《文王操》啊。」

司馬遷用十五年寫成了《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求學、治學之道如此,修行之道亦如此。

玄奘西行,不憚艱危,行程五萬,終成大乘。十七年後,滿載而歸,潛心譯經,佛法弘揚。法門領袖,民族脊梁。鑒真東渡,九死不悔,十年顛沛,矢志不渝。雙目失明,佛志彌堅,為傳佛法,何惜身命。廣播文明,持道以恆。

清末武訓,千古奇丐,興辦義學,終其一生。開化民眾,廣結善緣,忍辱負重,慈悲眾生。難忍能忍,身體力行。可見,持之以恆是一種純淨而堅定的人生信念,也是達到成功彼岸必然之心境。

——轉自正見網(原標題:持之以恆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金絲桃的這個花語浮現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一邊毫無保留綻放煙花般的絢麗光華,一邊發出防禦的警訊威懾──非誠勿擾!邪祟勿近!別看我如此纖柔嬌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將承受我報復的後果。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 與其它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對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鮮明的體現——曾子說:「敬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祭歷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會歸於淳厚了。」在親情中,人心有了依歸,人生有了溫暖,社會道德由此奠基,社會秩序由此擴展(古代中國是家國同構),所以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 天燈, 放天燈, 天燈節, 台灣, 平溪
    黃曆正月十五夜稱「元宵」,又稱「上元」「元夕」「燈節」。這一天裡,人們鬧元宵,吃元宵、猜燈謎、結伴賞花燈,古代詞人也把賞燈會情景寫進詩詞。寫元宵燈會的詞,不計其數,而南宋辛棄疾的一闋《青玉案‧元夕》,則千古長在人心。詞中有元宵的勝景,詞中對燈節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許多龍的故事;對現代人來說,有人認為「龍」只是一個概念,也有人認為龍的故事只是一種神話傳說。有意思的是,為何自古以來每個民族都離不開神話故事呢?歲逢甲辰龍年,我們也來回味一些龍的故事。
  • 「不重則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則就沒有尊嚴、威嚴。這裡的「重」,始自內心, 「正心誠意」,修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現出來了,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相反,如果一個人不自重,言行輕佻,勢必招來侮辱,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也。
  • 「觀止」一詞出自《左傳》: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觀賞周樂,至《韶》舞,說:「德至矣哉!大矣」,認為已達到盡善盡美,無以復加,讚嘆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 《論語》開篇講「學而時習之」,這個「之」指什麼呢?就包括本章所說的四者——「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門教學是順著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慾,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減輕一點、賢賢之心加重一點,使生命境界不斷提升。
  • 黃曆甲辰年,龍年,是個「無春年」,受到閏月的牽連,立春早於除夕,落在黃曆前一年年尾。而且從甲辰年開始連續五年的時間,「朔望月」周期將出現異於尋常的狀態,造成連續五年「沒有年三十」。
  • 傳統的中國新年到底有多少天?每天應該做什麼?從臘八節開始一直到晦日結束,咱們來看看古人過年和今天有多少差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