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詢問他天氣 當他一回頭 所有人都不再喊冷了
看更多文章…
歷史乃天定?寒冷天氣主宰中國二千年朝代更替
【大紀元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編譯報導)《英國皇家學會會報,B輯:生物科學》(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7月13日發表的一篇題為《公元10-1900年週期性氣候變冷導致中國自然災害和戰爭加劇》(Periodic climate cooling enhanced natural disasters and wars in China during AD 10–1900)的研究論文指出,公元10年-1900年期間,週期性的氣候變冷造成的災難引發中國近2000年中的朝代變遷,漢、唐、北宋、南宋、明等朝代的衰落和滅亡都與氣候變冷密切相關,其變化週期又與太陽活動的週期性變化或地球軌道位置的週期性變化相關聯。
論文指出,無論外族入侵還是內部叛亂,都不是過去所認為的封建制度、階級鬥爭或者朝廷無能所致,寒冷的氣候才是罪魁禍首。研究發現,古代中國的戰爭頻率、米價、蝗災、乾旱頻率、洪水頻率和低氣溫顯示出兩種主要的週期變化,它們以160年或320年為期交替變化。低溫與來自北方遊牧社會對漢王朝的外族入侵直接成正相關;與因乾旱和蝗災引起的內戰間接成正相關。過去近2000年中的糧食生產總是在較冷的時期更不穩定,直接導致因中原內亂或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入侵,進而帶來更廣泛的社會衝突。
無獨有偶的是,在小冰期,歐洲遭受其歷史上最嚴重的水災和饑荒,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和瑪雅帝國也都是在寒冷時期分崩離析以致覆滅的。
研究中國古代的社會動盪與氣候變化的關係,也不是什麼新鮮的課題。此前的幾項研究表明,過去的戰爭和社會動盪往往與氣候寒冷階段相關。在古代中國,氣候變冷引起乾旱或洪水,進而帶來蝗災。因此,低溫天氣可能直接或間接地損害農業生產,從而在王朝內部激起叛亂形式的戰爭,是為「內戰說」。另一方面,氣溫降低使北方草原的牧草可生長期大幅縮短,畜牧業遭受損害迫使北方遊牧民族在寒冷時期向南遷移,是為「南下入侵說」。然而,這兩種假說過去均未進行過任何定量的評估。
這項研究的獨特性在於,它第一次採用非常量化的數學分析方法(相關函數法和小波分析法),對公元10年至1900年期間的氣溫、自然災害、米價和戰爭數據進行了詳盡的統計分析,並且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該研究關於戰爭頻率、乾旱和洪水的數據取自暨南大學1939年根據大量史書編撰的從公元前246年至公元1913年的數據,這些數據是按照10年為期編撰的。以10年為期的氣溫數據是通過多個地區的古氣候重建,從冰芯、樹木年輪、湖泊沉積物和歷史記錄中獲取的。蝗災數據則是按年份從古代文學作品中整理出來的。糧食價格的相關數據也是根據大量史料編製的。
該項研究的結果表明,週期性氣候變冷可能增加了公元10-1900年間外族入侵中原的頻率,支持「南下入侵說」,這種關聯以320年為週期。外族入侵大多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中國歷朝歷代的北部更容易受到氣候寒冷的影響。據瞭解,氣溫每下降2度,牧草的可生長期就會縮短40天,對草原造成巨大損傷,這樣一來飼料短缺就導致畜牧業生產崩潰,於是被迫南下遷移。在古代中國的各個寒冷時期,都有北方牧民大規模南下遷徙的記載。漢、唐、北宋、南宋和明王朝的覆滅,都與低溫或氣溫急劇下降緊密相關,然後很快就被外族統治的朝代所取代。
研究結果還表明,公元950-1900年期間,氣候變冷導致乾旱和蝗災頻發,從而間接地增加了內戰頻率,支持「內戰說」。在中國古代,乾旱、洪水和蝗災被視為影響糧食產量的三大自然災害。這意味著它們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可能觸發內部起義。該項研究為這一點提供了定量的證據。乾旱與蝗災成正相關的觀點在中國得到廣泛認可,因為會有更多的濕岸或湖濱環境有利於蝗蟲產卵。內戰與蝗災以160年為週期而成正相關。這就是說,低溫可能直接或間接地破壞農業,而且寒冷時期有更多的乾旱和水災。數據顯示,溫暖的9世紀到11世紀洪水較少,而寒冷的14世紀到17世紀洪水更多。
此外,研究結果還表明,米價與內戰和外族入侵都呈現強烈的正相關。米價可能是一個反映糧食供應的好標尺,這意味著以高米價為標誌的糧食短缺在古代中國的社會衝突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古代中國,非常可能的情況是,寒冷天氣造成氣象和農業災害頻發,併進而成為人禍(戰爭)的驅動力。研究發現,低溫明顯地增加了乾旱和洪澇的頻率,然後就是蝗災遍野。在古代中國,低溫不僅直接降低農業和畜牧業的產量,而且導致更多的乾旱、洪水和蝗災,從而間接影響農業生產。而農業和畜牧業生產的崩潰將導致內戰或外族入侵。
研究還發現,160年或320年的變化週期與太陽活動的週期性變化或地球軌道位置的週期性變化相關聯。
責任編輯:尚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