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 三、四年前市場預估一定會賺錢的中國公司債券遇到麻煩,一些投資人在中國公司的私人投資正出現虧損,包括中國嶸燊集團、德隆控股、天圜營養集團、湖南太子奶集團和峻煌生化科技集團。專家認為,債權人在中國尤其容易受傷,中國的公司不能提供抵押品給境外債務,所以債權人的保障不多。
《華爾街日報》12日報導,這些投資人買進債券,並在預計的股票首次公開發行和股市的高溢價下把債券轉換成股票。
在對沖基金強烈的需求下,高風險、高收益債券和可轉換債券在亞洲的私募市場於2006年和2007年起飛。交易觀察家認為,賠錢的背後原因各不相同,不過總的來說,這些交易顯示出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可能比表面數字更危險。損失數字很難追蹤,因為許多這類交易沒有申報。
清盤商保華顧問公司(Borrelli Walsh)表示,11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有一半以上現在無法償還2005至2008年出售的可轉換債券債務。包括中國嶸燊集團、德隆控股和天圜營養集團在內等公司已經向新加坡交易所公開的它們的困境。
根據 Dealogic的數據,這些艱困公司總共發行了至少7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由於目前的股價低於轉換價格,而且會造成損失,投資人不願意以債換股。
另一個例子是中國的峻煌生化科技集團,其在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無法核實總計 9.29億元人民幣(按目前匯率計算約 1.37億美元)的銀行和貿易應收款,而在今年被新加坡交易所摘牌。此後,公司努力償還投資人由摩根大通於2006年承銷的1億美元可轉換債券負債。
根據標準普爾信評公司,去年亞洲的投機級公司債違約率是5.9%,低於全球的 9.2%和美國10.9%。觀察家認為,如果把私募金額包括在內,這個數字會更高。
無法償還債務的公司數目驚人,促使新加坡證券投資人協會要求中共政府對一些公司作出規範,因為新加坡沒有權力這樣做。該協會今年一直在和北京當局對話,目前並不清楚他們討論了哪些公司,或可能有哪些措施。
香港Kirkland & Ellis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埃奇(David Patrick Eich)指出,在中國,交易出錯的原因各式各樣而且非常高。問題可能來自於客戶對產品的需求較低到創辦人過於樂觀的預測。
在先前的一個出錯的上市案中,由英國私募公司英聯(Actis)、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承銷的湖南太子奶集團(Hunan Taizinai Group)今年清盤。僅摩根士丹利就打銷了1500萬美元的投資。公司也欠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新加坡星展集團和花旗集團等債權人至少3億元人民幣。當時在美國算是重量級上市案的這家公司,在過度擴張並受到中國受污染牛奶醜聞的拖累後被清盤。(太子奶並未被列在販賣毒奶粉廠商。)
觀察人士預計,在中共政府打擊不動產導致銀行貸款被截斷後,中國的部份房地產業者正醞釀新的風暴。北京Paul Hastings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羅思坦(Joel Rothstein)表示,去年中國銀行業的放款使一些房地產交易免於無法履約。 而目前,放款機構選擇展期並掩蓋事實,寧願給公司6至12個月的時間企圖避免違約。
債權人在中國尤其容易受傷。中國的公司不能提供抵押品給境外債務,所以債權人的保障不多。
亞洲鋁業控股公司的案子令人驚恐。該公司在清盤前企圖以超低價格回購債務不過失敗。包括對沖基金Stark Investments、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美林證券和 Och – Ziff資本管理集團等對於公司回購已經很不滿意的債權人,最後得到的更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