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馬叔禮倡詩中花博 寓文化於生活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日電)隱居近20年的作家馬叔禮,長年與一群學生相依相守,潛心作學問與講學。他今天表示,現今推行文化創意,但「創意」太多、「文化」太少,他認為文化不能速成,而須累積。

台北市將於11月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馬叔禮表示,這項活動創造就業、觀光潮、經濟發展,但活動結束後卻無法留下文化累積。馬叔禮建議台北市長郝龍斌,許多古人都以「花」題詩,不妨舉辦「詩中的花博」,讓民眾可一邊賞花、一邊吟詩,讓文化變得很生活化。

馬叔禮於1977年曾和朱天文、朱天心姊妹合作創辦「三三集刊」,成員中以馬叔禮年紀最大,被稱作「馬三哥」。在那段藝文狂潮中,馬叔禮是一個沉穩內斂的作家,也曾得過聯合報小說獎。

馬叔禮一生只對2件事情感興趣:寫作和教學。他認為,文學創作的迷人之處,在於自己所思所想、人生經驗皆可變成小說、詩詞或各種形式的文學藝術;不過,現在馬叔禮已得到寫作的快樂,現階段他專心講學問道。

20多年前,馬叔禮離開當了6年半時間的耕莘文教院長職位,隱居在新店山上,遠離塵俗,他說,「當時只想要潛心作學問和講學。」

馬叔禮打破學校教學的觀念,他和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如父如兄。他表示,現在的老師和學生沒有太多感情,速成的念完書就畢業,但他認為,真正的讀書態度,應該是老師和學生都很熟,平時在生活上也有學問可教、可學。

近幾年馬叔禮大多在由他的學生們成立的「日月書院」講課,推廣中國文學,傳授以「易經」、「論語」、經典詩詞為主的內容,推廣孔子思想。

滿口盡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馬叔禮,在狂躁暴亂的快節奏社會,看似不合時宜,但藉由他在講述易經、小說、文學,卻又讓人心得到安寧。

儘管隱居多年,馬叔禮仍對時事有所見解,他表示,現今社會不斷強調文化創意,但「創意」太多、「文化」太少。他認為,現代人只把文化當成速成品,忘記文化應該是長久的累積與蘊含。

7月6日起至8月12日,馬叔禮將在中正紀念堂1樓演講廳,舉行「詩詞牽手」系列公益講座,主講李清照、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陶淵明等詩詞家的作品,邀請民眾免費聆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