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牛津大學與2002年史丹佛大學統計,每一千位新生兒約有1至4位左右會罹患新生兒敗血症。發生在出生後的4天內叫做「早發型敗血症」,主要的感染源來自孕婦的產道或發炎的胎盤,臨床上會出現肺炎,死亡率高,約在15~50%之間,與早產兒肺泡不成熟的肺部X光不易區別。
發生在出生後的第5天以後叫做「遲發型敗血症」,主要的感染源來自出生後的接觸者,臨床上會出現腦膜炎,死亡率較低,約在10~20%之間。
新生兒正常出院後,如果突然發生不吃奶、活動力變差、黃疸加重、循環不好、前囟門膨出、抽搐、嘴唇發紺等症狀,就要想到新生兒遲發型敗血症,腦膜炎機率高。
筆者與在美國的長兄皆是新生兒科專家,這30年來救治過許多台灣、美國這樣的新生兒重症,若能提早進行腦脊髓液檢查,盡早抗生素治療,可以降低細菌性腦膜炎的後遺症。
這種病,新生兒科醫師的高度警覺,往往可以改變新生兒一生的幸福,我們也常因治好此病,得到病童媽媽終生感激,甚至接受美國雜誌的報導。
新生兒敗血症的今昔
二十世紀30年代,引起新生兒敗血症的細菌主要是A族鏈球菌。
但盤尼西林(Penicillin)發明後,40年代就以大腸桿菌為主。由於抗生素使用太氾濫,產生Penicillinase,50年代就以葡萄球菌為主。到了60年代因為提倡醫護人員勤洗手,又恢復以大腸桿菌為主。
70年代由於性氾濫與同性戀增加,又改以B族鏈球菌為主。80年代因新生兒加護醫療進步,新生兒科與婦產科聯合研究發現,產前施打預防性Penicillin注射,可降低60%新生兒早發型敗血症。90年代婦產科推行產前預防性Penicillin注射,使新生兒感染B族鏈球菌的早發型敗血症降低65%,但卻發現新生兒大腸桿菌感染又增加2至4倍。21世紀新生兒早發型敗血症死亡率已降至11~20%。◇
Penicillinase:一種酵素可破壞penicillin,產生抗藥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