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
長城遠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還。
貢人梯航通異域,天開圖畫落塵寰。
老臣巡歷瞻形勝,追想高皇創業艱。
——明太祖朱元璋
山海關北倚峰巒疊翠的燕山山脈,南臨波濤洶湧的渤海灣,當山海之會,故名「山海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令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設山海衛,徐達見這一帶「枕山襟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於此,連引長城為城之址」,於第二年十二月築起了山海衛城。
山海關是古代軍事要塞,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是燕京(北京)、盛京(瀋陽)之間的「鎖鑰」。同時又有「京師屏翰、遼左咽喉」之稱,山海關所在的遼西走廊是華北通向東北的咽喉要塞,山海之間相距不過數公里,峭壁洪濤,束若甕牖,踞此要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早期古渝關到後來的山海關,這裡曾成為數此戰場,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海關是明長城東邊的起點,長城與大海交接,碧海金沙,天開海岳,山海關巍然聳立。城池平面呈方形,周長四公里,高十四米,厚七米。有城門四座,東門面向關外,叫鎮東門;西門對關內,叫迎恩門;南門面海,稱望洋門;北門臨北疆,稱威遠門。各門上都築城樓,城中心建鐘鼓樓。
鎮東門氣魄最大,保存最完整,門上有箭樓,門外有甕城,箭樓分上下兩層,其東、南、北三面共開68個紅板箭窗,供作戰時射擊之用,平時關閉。箭樓簷下高懸巨匾「天下第一關」,由明代書法家肖顯所書,每個字有1。6米,雄勁渾厚。
城南、城北還分別築有南翼城和北翼城,以駐兵防守和儲備糧草。關城東面數里外又築威遠城、烽火台、敵台等附屬工程,拱衛著主建築山海關關城,組成了一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這是歷史上罕見的氣勢宏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起著長城東首要害重鎮的作用。
山海關作為一座軍事重鎮,在明代初、中期主要是為了防禦北方蒙古勢力的侵襲,至明代後期,則主要是防備東北方女真的入侵。山海關的得失,關係到京都北京的安危。明代末年就是由於吳三桂向清軍獻了山海關,使清軍入關,建立了清朝。
登上山海關城樓北望,蜿蜓起伏的長城臥於萬山重疊之中,氣勢磅薄。南眺渤海,但見白浪滔天,煙波浩淼,波瀾壯闊。長城自山海關城蜿蜒南下,在南海口急驟轉折與海岸平行,在距山海關4公里的渤海入海。長城入海的端頭部份,俗稱「老龍頭」。
萬里長城猶如一條巨龍,其入海的部份,就好似這條巨龍在引頸戲水。伸入渤海的這段長城,築於渤海之濱,臥在燕山支脈松嶺高地之上,長600多米,城牆沿海岸線自然彎曲延伸。老龍頭上建有澄海樓,是清康熙、乾隆回奉天祭祖時,登樓觀海、飲酒賦詩之處。
山海關據有山海之靈秀,又是一座軍事雄關,且名勝古蹟薈萃:山海關城東鳳凰山頂上的孟姜女廟,演繹著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姜女尋夫」的悲壯故事;塞外明珠一燕塞湖,風景如畫;天然巖洞一一懸陽洞,奇窟異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環境清幽的角山和陡險的角山長城。
滔滔渤海水,巍巍山海關,經歷了多少滄桑,見證著600多年的歷史。當後人登臨這雄關古塞時,思緒不竟回到那遙遠的古戰場,竟然也豪情溢滿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