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浮生行吟:獻上一束心香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微雨的早晨,準備妥當出門上班,才驅車前行至巷口轉角的土地公廟處,不經意間,看見了一個景象,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鐘,但是那個畫面像是停格留駐了,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一整天都明亮清晰、歷歷在目……

那是一個外型粗獷壯碩,穿著簡單樸實,屬於勞動階層的中年男子,就住在附近,應該也算是鄰居,雖然不曾正面照見,但是在街頭巷尾,偶爾會看到他騎乘機車風馳電掣的身影。這一天,或許是因為下雨,土地公廟前的他,匆匆而來,並未下車,兩腳權充支架,撐住車體,就這樣半立半坐著,沒有燃香,也沒有供品,只是雙手合十在神像前低頭膜拜。他在祈求甚麼,當然不得而知,但是表情虔誠,態度純淨,神明有靈,相信一定感應到了他的陣陣心香,要為他保佑護持。

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到中年之後,生活的節奏與步調,逐漸的緩慢了下來,心靈的空間相對的增量、擴大,較有餘裕與智慧,去觀照周遭的人事物。因此,類似這樣的畫面,已成了自己珍視的美麗風景之一,它們往往能觸動心弦而發人深省。黃髮老者祭祖拜神的嚴謹規矩,那樣的肅穆、那樣的隆重,最是令人怦然心動;垂髫小兒行禮如儀的樸拙動作,那樣的純真、那樣的無邪,最是感人肺腑;還有,聽說那些血氣方剛、魯莽輕率的小伙子,大考前去參拜祈福,也讓自己莫名感動。因為凡夫俗子低眉欠身、祈求默禱的片刻,展現的都是溫柔敦厚的美好姿態。

此外,佛寺裡的經懺、教堂中的聖歌、穆斯林的讚頌,甚至是世界各地或大、或小傳統信仰的祭祀活動,無論是親眼目睹,或者是透過媒體傳送,諸如此類的情景,都會叫人印象深刻、感動不已。曾經試著去探究其間的奧妙,隱隱約約的瞭解到,是人的那一份誠敬謙卑、順天安命的心意,透過或繁或簡的典禮儀節,向神佛、上帝或者真主頂禮致敬,在頷首屈膝的剎那獻上一束心香,無論是得意或失意,人就與自己和諧、與眾神和諧、與天地和諧了,而和諧是一種圓滿,是世間的至善、至美!

正值酷熱煩悶的夏日,下雨的不便,更加助長了騷動。忙碌的一天裡,校園中的孩子們大多顯得心浮氣躁的,糾紛和衝突似有一觸即發之勢。再三的叮嚀囑咐:遇事一定要理性與自制,避免橫生枝節。然而毛躁好動的青少年,哪裡有足夠的自律與智慧去排紛解難呢?鬧得沸沸揚揚的爭執,還是發生了!處理完他們之間的矛盾過後,坐下來放鬆休息,這才發現,過程中,自己心裡別有一番從容與平靜,而之所以能夠不疾不徐、不慍不火的面對與解決,當然,這是拜信仰之賜,想到此,也要獻上一束心香,感謝上蒼的厚愛與眷顧。

黃昏時刻,霪雨已歇,晚霞初綻。下班又路過巷口轉角的土地公廟,廟前空空蕩蕩的渺無人煙,然而,一到這兒,立刻感到特有的祥和、寧靜,想必是匹夫匹婦畢恭畢敬獻上的那一束心香,還在周遭停留迴盪、環繞加持的緣故……@*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shown)往往自以為是在捍衛著不容挑戰的崇高無上的至道至理,因此在扞格、拂逆時,處處顯露出咄咄逼人、不留餘地的氣勢,儼然像個充滿正義、威武不屈的英勇戰士。其實靜下心來推敲思索,這些只是緊抓著自己的偏見執著不放的表象罷了,哪裡是在維護道德真理呢?
  • (shown)「情」關難以參透,才會落得詞人慨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為情所迷、所障,無法跳脫、不能超越,注定要在無邊苦海中載浮載沉,隨波逐流而永無寧日。
  • (shown)主動的、被動的,自覺的或不自覺的,很少有人不沉迷、耽溺於這個數字遊戲之中…
  • (shown)每個選擇都是在愛和恐懼之間作選擇。除非先承認恐懼的存在,否則我們無法開始接近自己的愛…
  • (shown)這忽忽悠悠的許多年,走過成家立業的艱難歲月,如今,都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吧?!可喜的是還留有美好的回憶,讓彼此得以傾訴對話。
  • (shown)我們是否該回過頭來,向那個質樸、認真、美好的「古早年代」低眉、欠身;並且虛心的請益和學習呢?或許,極有可能在那當中獲得啟示,進而找到解答吧!
  • 自己有多久不曾──閒看花開花落、靜聽鳥叫蟲鳴或者細品粗茶淡飯了呢...
  • (shown)匹夫匹婦的尋常快樂、簡單幸福,各有因緣,也別有風貌。在漫漫悠悠的歲月裡,他們已經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能夠洞察、領會世間的聚合離散;也修得了一番清明睿智,足以回應、善解人生的苦樂悲歡。
  • (shown)自由與閒暇是一種心靈的開放狀態,無涉金錢,也非關物質,它讓我們有餘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發展生命的熱情、真實和意義,而這些正是學校沒有設計的課程,但是,你將在沒有教室的生活中接觸到。
  • (shown)美是無所不在的,何妨暫時停駐,仔細的觀察顧盼身邊的人事物,只要心能夠沉靜下來,就會有所斬獲,深得「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之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