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2010國際難民週大使陳婷
【大紀元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睿澳洲悉尼採訪報導)六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是國際難民週。澳洲難民理事會在這段時間裏,舉辦了各種類型的紀念活動,讓社會各界瞭解難民的處境和痛苦,從而對難民有正面的態度,幫助和支持他們。同時鼓勵難民在澳洲積極生活,並讚許難民為澳洲社會帶來的貢獻。
本報記者採訪了昔日的越南難民,今日的悉尼地方家庭法庭司法常務官暨「2010國際難民週大使」陳婷(Dinh Tran)。她敘述了她與家人當年逃離越共,成功來到澳洲定居、獲得自由生活的故事。
逃離越南
陳婷出生在南越的大城市——西貢。父親在越戰中曾是一名情報軍官,母親曾是美軍翻譯。越戰結束後,她的父母一直被北越共產黨政府追捕,每天都是在膽戰心驚中度過。陳婷9歲時,父母不得不帶著她和她的2歲妹妹乘船逃離越南。逃離過程的艱辛和恐懼在年幼的陳婷心裏留下了深深的記憶。
陳婷回憶說:「在乘船逃離越南的前兩天,媽媽帶著我和兩歲的妹妹乘坐一輛滿是婦女和孩子的大卡車抵達Vung Tau。有人把我們領進一個帶閣樓的房子,我們被關在閣樓裏2天。有人定時送食物給我們,還給我們一個桶作為便桶。我們被警告說,不能有任何聲響。在第二天的半夜,我被叫醒,看到閣樓裏有很多人。然後,我們被人領著離開了那個房子。」
陳婷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個什麼也看不見的夜晚,母親帶著她與妹妹,藏身在稻田裏。周圍一片漆黑,幼小的妹妹不停地哭泣,並喊著要回家。母親讓妹妹吃了安眠藥,但妹妹卻更焦躁不安。陳婷說:「突然,聽到有人喊『有水警』,接著一陣騷動。我很害怕,屏住呼吸。我聽到海浪拍打著岩石的響聲,然後,聽到有一艘船靠近了岸邊,上面的燈光射向我們這裏。我一動都不敢動,直到水警的船隻離去。」
這時,母親帶著姊妹倆一口氣跑到海邊,但那裏已擠滿人潮,人人都企圖涉水爬到船上。眼見不會游泳的陳婷,母親請求一名年輕的男子抱她上船。陳婷回憶道:「我被安排坐在船的邊沿。我看不見媽媽,船移動了,我聽到一個聲音,『婷,你在哪裏?』那是媽媽的聲音。我大聲回答:『我在這裏。』從聲音來的方向辨別,媽媽在船的另一邊。她擔心我打瞌睡,不小心會掉到大海裏,總是喊著:『不要睡著,堅持著。』最後,我們轉搭上了一條大船。」
獲得新生
在海上歷經了2個多星期後,終於來到了澳洲的達爾文。她們受到澳洲政府官員的歡迎,並被安排進行健康檢查。陳婷說:「然後我們被送往悉尼定居。我們很快拿到難民保護簽證。我的父親一年後設法逃離越南,與我們在澳洲團聚 」。
陳婷回憶來到澳洲的第一天上學情景,她說:「媽媽給我裝了一飯盒的飯帶去學校。當我看到每個人都吃三明治當午餐時,我很尷尬。我沒好意思把我的午餐拿出來,餓了一天。現在,我自豪地把我的越南餐帶去工作單位。午餐時,同事們都羨慕地看著我吃越南餐。…..」「 我有一位可愛的老師,她讓我坐在她旁邊,這樣她可以教我英語。」
在生活上,當地的「聯合教會」(the Uniting Church)與「斯密斯家庭」( the Smith Family)提供了他們很大的幫助,陳婷說:「他們送給我們衣服,還幫我們找到合適的房子。那時,澳洲政府,社會和社區都給予了我們最好的扶持和幫助。」
經歷了太多的艱辛,當陳婷得到他人的關心與幫助時,內心充滿感激,也非常珍惜。陳婷說「當我第一次得到一個蘋果時,我捨不得吃,因為它對於我來說,意味太多了。當我得到慈善機構史密斯家庭給我的一件羊毛大衣時,我非常愛惜它,在我的眼裏,它具有特別的價值。我們在這個新的環境中得到的幫助和支持,讓我感到溫暖。」
後來,陳婷成功地完成了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學與法律雙學士課程,在一家律師事務所任職了5年的文案律師。之後又從事法律援助工作,2000年至今,她一直擔任地方家庭法院的司法常務官。除日常工作外,她也是班克斯市體育俱樂部的義務游泳老師。
她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逃離越共統治下的越南,生活在澳洲。她享受這裏的自由,感覺這個社會給予每個人平等的機會,她認為澳洲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
正是因為她在越南的可怕經歷和在澳洲這片土地得到的歡迎和關愛,使她積極融入澳洲社會,做自己能做的,來回報這個社會。她說,她為自己能成為國際難民節大使而感到自豪,她說:「我希望國際難民節會讓更多的澳洲人瞭解那些背井離鄉的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是經歷了怎樣的生離死別, 需要多大的勇氣。 她呼籲澳洲公眾更多理解和幫助那些冒著失去生命危險,逃離自己國家,來到澳洲的難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