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堡的最後衛兵 重現戰地情懷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25日電)碉堡、軍犬為消失中的金門戰地場景。畫家李如青新作繪本圖書「雄獅堡最後的衛兵」,以排長與流浪犬的故事為題,透過生動的筆觸,重現戰地往日情懷。
本名李懿倫的李如青,為第32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最佳圖畫書獎得主,日前返回金門老家發表新書「雄獅堡的最後衛兵」,並舉辦原畫展覽,勾起民眾的戰地記憶。
「雄獅堡」為位於金城鎮南門海岸的碉堡,10多年前部隊撤離後,現在為開放的休憩景點。然而,對現年48歲的李如青來說,雄獅堡可是讀國中時天天目睹的神秘國度,可望而不可及。
李如青的母校為全國第1所試辦延長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金城國中,離「雄獅堡」不到200公尺。他是在去年清明節返鄉祭祖時舊地重遊,發覺昔日碉堡已經解禁,觸動提筆作畫的靈感,並付諸實現。
「雄獅堡最後的衛兵」,內容是描寫1名年輕的排長與1隻流浪犬「巧克力」的偶然相逢,敘述著一場人狗之間真誠無悔的際遇,故事穿梭於「雄獅堡」和金城鎮老街上,當部隊撤離,「巧克力」仍守衛著碉堡,扮演最後的衛兵。
李如青說,當年荷槍實彈、戒備森嚴的「雄獅堡」,如今只留下空寂,昔日軍民連成一氣的戰地盛況,隨著陣陣海風,吹得煙消雲散。
就讀國中時,李如青曾經收留1隻無法隨部隊移防而被遺留下來的狼犬。他表示,雖然相處僅數個月,因家中做生意,怕嚇跑顧客而送人,但在人生旅程中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因此,提筆作畫寫書時,昔日情景躍然心頭。
畢業於國立藝專(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李如青,曾在台灣的廣告公司擔任企劃10多年,民國96年從事繪本創作,處女作「那魯」以原住民為題材,即奪得金鼎獎,第2本創作「勇12:戰鴿的故事」為「好書大家讀」活動為青少年朋友推薦的好書,「雄獅堡最後的衛兵」為第3本作品。
現在花蓮從事行銷、設計的李如青,雖然天天面對著太平洋,但始終心繫台灣海峽西邊的老家金門,「雄獅堡最後的衛兵」出書,即是向家鄉父老交出的第1張成績單。
金門的迎城隍廟會,展現出小鎮的民俗傳統和人民熱情,南來北往的候鳥則帶來盎然生機,在李如青眼中,都是金門值珍惜的財產,也是創作的好題材。
李如青希望繼續以金門為題材,在傳統民俗和自然領域中,創作更多繪本圖書,以彩筆和文字敘述金門故事,能夠和下一代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