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誰有主導權﹖中共或非洲﹖
【大紀元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綜合編譯) 近十年來中共在非洲積極參與各種經濟活動,報導最多的是中共對非洲石油和礦產的大舉收購。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中共是以殖民經濟侵蝕非洲,但非洲國家也不是省油的燈,近日報導指出,中共並未在這場資源爭奪戰中佔盡便宜。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六月十七日報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以及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PCC或Sinopec)為滿足中國境內對天然資源的需求,在中共政權的支持下,積極在非洲國家布局,近年來已成為部分非洲國家如蘇丹(Sudan)境內的石油探勘者。
不過,中共要想取得非洲國家的石油開採權必須付出代價,通常是不為外人所知的政治利益交換。例如,該報導指出,總部設在香港的中國國際基金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Fund,簡稱CIF)是安哥拉(Angola)的資金來源之一,表面上與中國國營企業毫無關係,但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顯示,CIF的關鍵成員與中共國營企業有關係,且可能是中共情報系統的人員。
報導說,越來越多的信息顯示,中共並未在這場資源爭奪戰中佔便宜。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CNPC二零零九年在蘇丹開採的石油量與蘇丹政府公布的數量有很大的差距。根據英國羅西.夏普(Rosie Sharpe)的估計,差距可能在一千二百萬桶,約值三億七千萬美元。造成差距的原因有可能是蘇丹北部的喀土穆(Khartoum)低報產值,將較少的盈收呈報南部的政府。
中共在非洲國家的掠奪戰並非無往不利,例如在盧安達(Luanda)出師不利,爭取不到該國家開採採權;在奈及利亞(Nigeria),一直到二零零七年才達成總值達二百億美元的「石油換取基礎建設(oil-for-infrastructure)」協議,不過,中共付出的資金,很多落入奈國不可信任的地方合夥人或奈國總統的口袋,打破原本以基礎建設換取資源的希望。
誰有主導權﹖中共或奈及利亞﹖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非洲政策資深研究員約翰.坎貝爾(John Campbell)六月七日在《全球郵報》(Global Post)發表專文指出,中共積極爭取奈及利亞資源並未獲得實質利益。
坎貝爾在文章中說,對受到中共政治操弄的非洲國家而言,中共並不是一位益友,通常它只會帶來腐敗與權力濫用,並且是爭奪非洲資源的幽靈。不過,中共在奈及利亞運用的技倆,顯然是踢到鐵板。
中共在奈及利亞經營甚久,從一九九九年迄今歷經奧盧塞貢.奧巴桑喬(Olusegun Obasanjo)、雅拉杜瓦(Umaru Musa Yar’Adua)以及古德勒克.喬納森(Goodluck Jonathan)三任總統,但兩國的合作除了博得媒體版面外,中共並未獲得實質利益。
文章指出,中奈之間的貿易量仍遠不如美奈的貿易量,二零零八年前者的貿易額僅為後者的六分之一,而中國自非洲最大石油產國奈及利亞進口的石油量僅在中國自非洲各國進口石油總量的百分之三。
文章說,奈國以中國應協助奈國基礎建設,作為奈國提供中國石油的條件,但由於這些協議缺乏透明度和細節,實際執行的狀況不如預期,據悉,中共仍然以大量賄賂及腐敗的手段,企圖取得奈國資源。
文章指出,中共近年來在奈國的投資也引發奈國內部的爭議,很多奈國人民投訴中國公司有種族歧視,很少雇用奈國人民擔任管理階層的職位,而且薪資低,此外,中國傾銷低價貨品,破壞奈國的紡織業。中共則主張奈國紡織業走下坡的原因是奈國電力不足,並非來自中國的競爭。
文章在最後指出,中共在奈國的經營,是受制於奈國的政治,並沒有主導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