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漁工維權 政府要有Guts
【大紀元6月21日報導】變調船歌專題報導(4)(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21日電)隨著台灣船主大量僱用外籍漁工,台灣漁業逐漸外移下,有一批遠在異鄉的「望海的母親」不知道福爾摩沙的漁船會把她們的家人帶往何處,只能默默等待替台灣囝仔和大海搏鬥的親人們平安回家。
自1992年政府引進外籍漁工後,目前有6600名來自菲律賓和印尼的外籍漁工,其中大部分都面臨薪資給付不足、仲介不當苛扣,甚至連最基本的勞健保都付之闕如;甚至進一步造成漁工受壓迫到臨界點,發生海上喋血的憾事。
長期關注外籍漁工問題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理事長顧玉玲感嘆,「討海是賭命的勞動」,雇主依法應為這些外籍漁工投保勞健保,但光是今年,在基隆、蘇澳、南方澳等地,就有數十起雇主未替外籍漁工投保勞健保,僅以廉價的團體意外險代替的案例。
TIWA表示,台灣外籍漁工占台灣所有外勞不到2%,是「弱勢中的弱勢」,大部分集中在蘇澳、花東一帶。這些外籍漁工大半時間都在海上作業,船期不定、休假少,就算每天工作18小時也沒有加班費,甚至常被仲介或雇主以各種名目苛扣薪資。
外籍漁工問題在4 月初經立委及TIWA揭露,呼籲勞委會全面清查實際情形,要求船東替未投保勞、健保漁工加保,勞委會官員也允諾1 個月內清查外籍漁工投保勞健保的情形,並責成相關單位做後續處理。
兩個多月時間過去了,政府部門解決問題的速度依舊「牛步化」。就在許多外籍漁工還是沒有勞、健保,工資還是被東扣西減的當下,勞委會回覆立委的最新公文還只是「略已通知各分區業務組輔導雇主儘速依法為其所屬之外籍漁工辦理投保,預計99年8 月底前完成輔導作業。」
此外,更值得深思的是,外籍漁工現象除了凸顯跨國勞資關係及勞工權益等問題,背後也隱含「台灣人不願意上船工作」、「台灣漁業外移」的問題。
「海上沒有妹妹可以看,年輕人才不願意來。」長期僱用外籍漁工的南方澳船長林老大說,討海很辛苦,台灣年輕人一上船就頭暈,吃不了苦,寧願去服務業工作,至少下班後還可以泡夜店、看妹妹。
不諱言自己就讀大學的小孩將來不可能「討海」的林船長說,現在的父母都把小孩當作寶,不願意讓自己小孩上船工作,「這也是討海人的悲哀啊!」
就像其他產業一樣,廉價的勞動成本勢必會造成雇主大量起用外籍勞工。在此過程中,漁業產業結構如何調整及轉型,不僅攸關漁業發展,也與船東的生計和外籍漁工的處境息息相關。
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認為,隨著台灣新生代「工作態度」的轉變,台灣漁業外移是無可避免的現象。不過,相較鄰近國家,台灣漁業擁有技術及資本密集的優勢,漁業外移也意味著台灣漁業能朝向吸納國際漁業從業人員,以建構國際船隊或入股的方式發展國際漁業。
另外,對於時有所聞的海上衝突,加強海巡或者提升台籍船長、幹部的危機處理能力,只是「治標」;合理的勞逸及薪資分配以及有效的漁工管理才是「治本」之道。
成之約建議,台灣漁業應該多培養兼具實務及管理訓練的漁船幹部,透過這些第一線的幹部,加強與外籍漁工的有效溝通及管理,不能一味以壓低勞力成本、剝削漁工的方式處理問題,否則台灣漁業很有可能在外移過程中陷入更多未知困境的死胡同。
隨著台灣漁船乘載著越來越多各種語言和膚色的外籍漁工,台灣漁業就像海島台灣一樣,走向世界,也渴望被世界擁抱。值得深思的是,在漁業人力結構轉變過程中,除了成本、獲利的考量外,漁工的權益保障以及漁工與台灣社會的緊密聯結,更是相關單位及「討海人」不得不審慎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