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淑莉/專題報導
台灣社會工作遇到的問題不只是人力不足,社會各界對社工的態度、認識、支持則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是大多數社工的心聲,因此,政府檢討人力不足外,更應檢視整個弱勢、高風險個案的通報、安置、服務的環節是否健全。
負責家暴案件的社工指出,一位30多歲越南籍妻子因先生長期家暴,急忙中逃離夫家,並聲請保護令,帶著孩子在外租屋,由於有許多東西放在夫家,某日趁先生不在家時回家拿東西時,與80多歲婆婆發生口角、肢體衝突,婆婆憤而到醫院驗傷,也告媳婦家暴。
因越南籍妻子堅持離婚,不料,加害人卻向民代陳情,指稱妻子吵著離婚都是社工教的,民代關切,使得社工要處理個案的問題,還得花時間答覆民代的關切,遇到講理者還好,遇到不講理還被指責是破壞家庭的壞人,有的甚至透過主管單位施壓。
雲林縣社會處一名社工督導表示,曹小妹事件,有人質疑為何社工在接獲學校通報第一時間,沒有強制安置曹小妹,但是,當時若強行安置,社工員可能會吃上官司,事實上,已有好多社工員因安置等問題,被家屬控告,造成社工人員除要處理工作上的問題,還要煩惱官司問題。
一名資深兒少案件社工督導無奈指出,曹小妹事件,輿論撻伐社工,卻沒人去深究曹小妹母女自殺原因,社工不是要推卸責任,但每件個案背後都有其原因,可能感情、失業、經濟等,若這些問題沒有去面對解決,要預防悲劇不再發生,恐怕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曹小妹事件後,政府正視到社工人力問題,計畫分4年補足,但若公務人員編制員額未重新檢討,社工仍然是約聘、約僱,而社會結構急遽變遷,產生多樣化的社會問題及多元化福利需求,加上,相關社會立法與福利政策相繼頒布或修訂,個案一定會持續增加,社工員工作沒保障,不可能留得住人。
其次社會工作的支援系統環節、社工專業的在職訓練都需重新檢討,才能避免憾事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