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
【大紀元6月14日訊】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 2000多年歷史,提到端午節就要談到中國歷史上一位愛國詩人—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賢臣,力主聯齊抗秦,倡導舉賢任能,富國強兵,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由於其時楚國奸臣當道,擾亂朝綱,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國都。屈原眼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楚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
賽龍舟,成為端午節的主要習俗。(Getty Images)
傳說屈原投江後,楚國人爭先恐後划船追趕拯救,一直追至洞庭湖。而且楚國百姓也想借划船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成為了紀念活動之一。此後,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賽龍舟,成為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據載,「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划動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爭游,以娛神樂人,是祭儀中敬神的節目之一。此後,划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深受人們喜愛。
端午節的另一習俗是吃粽子(Getty Images)
端午節的另一習俗是吃粽子,據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倣傚。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在端午節小孩還會佩戴香囊,以避邪驅瘟。(Getty Images)
此外,在端午節小孩還會佩戴香囊,以避邪驅瘟。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