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是經濟發展的必然
【大紀元6月12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6月12日報導)美中兩國就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論戰近日再次升溫。兩國政府官員都堅持各自對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立場。與此同時專家指出,人民幣匯率政策是單純的經濟問題,不應將其政治化。
美國和中國就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論戰一波接著一波,最近再次升溫。
美議員:通過立法促中國改革匯率
美國紐約州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本星期表示,參議院將迅速推進一項議案,列出針對中國的懲罰措施,迫使中國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機制。
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6月10日在美國國會作證時指出,中國拒絕改革人民幣匯率政策,「妨礙」全球的經濟改革。他並強硬表示,如果中國對匯率政策不採取行動,美國國會就將採取行動。
中國:將人民幣匯率跟雙反調查掛鉤缺乏依據
面對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發起的最新攻勢,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星期六表示,美國試圖將人民幣匯率問題納入對中國進口銅版紙和鋁型材的雙反調查的做法缺乏規則基礎和事實依據。這是中國官方針對美國近期對人民幣匯率壓力加大的首次正面回應。
美國4月份對華貿易逆差擴大
美國華盛頓郵報星期五發表署名文章認為,美國跟中國就其引起爭議的貨幣政策的磋商沒有能夠讓人們清楚地意識到中國可能會改革其貨幣政策,而美國最新貿易數據讓美國人對奧巴馬政府促進美國出口的努力感到失望。
美國商務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出口額從前一個月的1,498億美元小幅減少到1,488億美元。由於進口增加以及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出口下降,美國跟中國的貿易逆差4月份比3月份擴大了14%,達到193億美元。許多經濟學家和美國議員認為,造成美國對中國出口減少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堅持人為壓低本國貨幣跟美元的低匯率。
中國學者觀點一:人民幣升值符合經濟現實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認為,一個國家貿易逆差的形成有各種原因促成,不單純是主要貿易夥伴國的貨幣匯率。相應地,一個國家要想通過低估其貨幣匯率促進出口也是不可為繼的,因為影響出口的原因也是多樣化的。夏業良教授從2004年開始就主張人民幣應該早點升值,他指出從經濟學的角度人民幣匯率被長期低估。
他說:「隨著中國經濟告訴增長這麼多年,人均收入水平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人民幣想維持在過去90年代的比價,那是不符合現實發展需要的。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無論是世界銀行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就做了測算,認為人民幣至少被低估了50%。國內的學者也有過測算,認為人民幣的低估甚至超過了50%。」
夏業良教授2005年5月提出人民幣用5年的時間升值50%,每年平均升值10%。實際情況是,中國政府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一共將人民幣升值超過了20%。
中國學者觀點二:不應將人民幣匯率政治化
夏業良教授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再次將人民幣匯率鎖住美元,幾乎沒有任何浮動。夏業良教授認為,在中國宣佈率先走出危機之後,人民幣就應該繼續升值,但中國沒有升值的表態。甚至官方發出聲音說,絕不會在美國或者歐盟的壓力下升值人民幣,將人民幣匯率這樣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政治化了。
他說:「甚至(中國)官員發出的一些聲音就是,絕不在西方的壓力下,或者美國和歐盟的壓力下來升值。這樣的話就變成了一個政治問題,是一個敏感問題。連媒體都不敢碰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學術問題 ,這樣做就非常不正常,把經濟問題綁架了。」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認為,一個國家的出口是靠它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而推動的,單靠維持低匯率是不能持續出口的長期增長。而且隨著中國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的逐漸消失,中國靠人民幣匯率低估的出口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