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Paradise)
「天堂」是丁托列多晚年為威尼斯總督府(右圖)所繪製的畫作,也是他一生中規模最大的一幅作品。畫面描繪的是最後審判時的天堂景象。丁托列多將天堂以橢圓環狀構圖區分為不同層次的空間。畫面頂端光芒四射,代表上帝之所在;畫中主角耶穌與聖母瑪麗亞位於第一層;天使帶著白色百合花與寶劍(象徵純潔與正義)飛向坐在寶座上的耶穌,表示耶穌在末日審判時「仲裁善惡」的重要地位;其下層為聖徒,最明顯的是手上都拿著一本書彰顯其貢獻的《四大福音》作者,由左到由分別是:聖馬可(St.Mark)、聖路加(St.Luke)、聖馬太(St.Martha)、聖約翰(St.John the Evangelist);其餘各層為先知、僧侶等,在雲層間則隱約站著無數的人群。畫中成千上百的人物形象,隨著如漩渦般的雲層翻騰扭轉,姿態各異,令人深刻的感受到榮耀回歸天堂時激動雀躍的心情。而整幅作品營造的磅礡氣勢,讓人驚嘆不已,並且將丁托列多非凡的空間概念展露無遺。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聖經》中記載,耶穌基督在受釘刑前與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頓晚餐時,耶穌拿起象徵他的身體與血的餅和酒,遞給門徒以示祝福,並赦免其罪過,這也是基督教聖餐的由來。
丁托列多將這個宗教故事放入日常的生活情境中,他採用斜角線構圖,以長桌將畫面一分為二:左邊是頭上顯示著光環的耶穌正遞食物給坐在長桌旁的門徒,右邊則是寫實的描繪了日常生活中僕人服侍用餐的景象,但一切都因為左上方一盞吊燈後面出現神奇的光芒,加上天使們從天而降,使得樸實無華的大廳瀰漫著濃厚的宗教氣氛。丁托列多擅長製造光源來顯現神蹟,並透過逼真的人物動態加強戲劇感,企圖傳達神蹟真實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宗教理念。
《蘇珊娜出浴》(The Bathing Susanna)
《蘇珊娜出浴》(The Bathing Susanna) 1555~1556年 油彩‧畫布 147 x 194 cm 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這幅作品取材自《聖經.舊約.但以理書》:傳說巴比倫一富商妻子蘇珊娜在沐浴時發現兩位好色的長老偷窺,蘇珊娜大聲呼救,長老因此連忙逃走。後來,長老為了掩飾自己的惡行,反而汙陷蘇珊娜與人通姦,幸好被但以理適時地識破長老的詭計,還蘇珊娜清白。
《蘇珊娜出浴》是丁托列多的人體畫中最出色的代表作。畫中描繪剛出浴的蘇珊娜(註1),赤裸的身體被光線所籠罩,肌膚明亮細緻,她正以恬適自然的神態看著鏡中的自己,而在畫面左下方與後方出現了鬼鬼祟祟在旁偷窺的長老,兩者對比下,更凸顯了蘇珊娜的純淨無邪,也反映了世人太容易為美色珍寶所迷惑而逾矩,卻不知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的道理。丁托列多並以罕見的細膩手法描繪許多細節,如花草茂盛的庭園、透明清澈的池水、蘇珊娜華麗的髮飾、閃亮的珍珠耳環、手環和散落在地上的項鍊戒指、梳子與腳邊的白色綢緞和精緻的瓶罐。這些物件不僅豐富了畫面的內涵,對比著前方的鏡子與下方的水面,更進一步凸顯了人間財富與美貌的虛幻。
《阿利阿德尼、維納斯與酒神巴卡斯》(Ariadne, Venus and Bacchus)
《阿利阿德尼、維納斯與酒神巴卡斯》(Ariadne, Venus and Bacchus) 1576年 油彩‧畫布 146 x 157 cm 威尼斯總督府 (Sala di Anticollegio, Palazzo Ducale, Venice)
丁托列多為威尼斯總督府所做的四幅取材自希臘神話的寓意畫中(註2)的其中一幅作品。畫中右下方為酒神巴卡斯,他的手上拿著一枚戒指,正在向阿利阿德尼求婚,此時維納斯自空中飛來,一方面用左手為阿利阿德尼戴上閃亮的星冠,一方面以右手托住阿利阿德尼的手,方便酒神巴卡斯戴上指環。丁托列多以此畫來稱頌威尼斯共和國的團結和榮耀。阿利阿德尼象徵被神所祝福,賜予光環的威尼斯,與巴卡斯的聯姻則象徵了威尼斯充滿歡樂與活力的特質。
丁托列多以純熟精湛的技法展現了威尼斯畫風的特色,整幅畫中光影隨著人物的律動而變化多端,肌膚溫潤細膩,色彩美麗而和諧;而維納斯靈巧、充滿動感的飛天形象則是丁托列多極具個人特色的造形方式。@*
(註1)蘇珊娜在希伯來語為「百合花」之意,而百合花即是純潔的象徵。
(註2)另外三幅是﹕《火神的打鐵坊》(Vulcan’s Workshop with the Cyclops)→象徵威尼斯的強大;《默丘裏和三女神》(Mercury and the Graces)→象徵商業的繁盛與崇尚青春歡樂美麗的俗世精神;《智慧女神驅走戰神》(Pallas Sending away Mars)→象徵威尼斯支持以智慧維護和平,反對窮兵黷武的外交態度。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