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9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5月 28日報導) 美國憲法規定聯邦政府不得涉入宗教問題,也就是說,美國不得有國教,不得限制人們信奉宗教的自由。美國開國先父之一的托馬斯.傑弗遜讚許地寫道,所有這些禁令在教會和國家之間豎起了一道隔離牆。
但是,一些學者指出,在國際事務中,美國政府應該更多地關注宗教問題,以及宗教在世界各國以及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的非常重要的角色。
把重點放在宗教問題上能幫助華盛頓達到它的外交政策目標嗎?芝加哥環球事務理事會進行的一項新的研究的回答是肯定的。芝加哥環球事務理事會是一個跨黨派組織,致力於在國際問題上影響輿論。研究報告指出,讓外國的宗教社區參與進來是美國外交政策一個新的迫切任務。
托馬斯.賴特使該項研究的負責人。他說:“宗教因素在世界政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但近十年裡,美國沒有能夠審時度勢,讓他們參與進來。”
賴特指出,在反恐鬥爭中,華盛頓沒有讓伊拉克和阿富汗有威望的宗教領袖參與。而如果能夠讓非暴力的宗教領袖發揮作用,美國就能夠建立起新聯盟,在世界上很多動盪地區開闢出一條通往和平與繁榮的新道路。奧巴馬總統去年在開羅發表演講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是在向穆斯林社區、向所有穆斯林國家講話。芝加哥環球事務理事會的研究認為應當擴大這種行動。
該報告的結論是,在一系列問題上,如果不更嚴肅更認真地考慮宗教界的參與,美國將失去解決衝突和建立和平的寶貴機會。
阿卜杜.拉烏夫是“科爾多瓦倡議”組織的主席。這個組織的宗旨是促進穆斯林世界和西方國家之間的理解。拉烏夫認同該報告得出的結論。他說:“宗教是問題的一部份,因此宗教也必須是解決方案的一部份。因為如果你不把宗教因素考慮在內,如果你不把宗教問題擺上台面,問題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拉烏夫還指出,只有承認和尊重一個社區的核心宗教價值觀,美國外交才能建立將會帶來永久和平的聯盟。
不過,美國世俗聯盟的執行主任肖恩.費爾克洛思反對這種看法。他認為,當一個國家把宗教融入外交政策時,後果往往是災難性的。費爾克洛思以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為例指出:
“小布什總統總是把伊拉克戰爭稱為一場聖戰。他說,他在做決定時往往要尋求上帝的旨意。他告訴法國總統,他在做出戰爭決定時,特別參考了聖經中的啟示錄一章。這就很成問題了,而且和美國的基本價值觀相悖。”
費爾克洛思表示,美國確實應該意識到各個國家的宗教情況,但是,美國外交政策是為全世界所有的人謀求福祉,而不管其宗教背景如何。費爾克洛思認為,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採取世俗的方式:
“美國的外交政策應該是世俗的外交政策,應該像美國憲法一樣,重點是幫助所有的美國人。這不是基督教的上帝、穆斯林的真主或者其它神明的旨意,這是美國憲法規定的。我們要和所有人一起尋求和平,包括世界各地信仰不同宗教的人。”
“科爾多瓦倡議”組織的主席阿卜杜.拉烏夫承認,把宗教作為外交政策的一部份是有一定的危險,一旦處理不當,將會導致更大的問題。
他說:“處理不當,問題會變得更危險,任何強有力的東西都是如此。我們必須把宗教當作溝通的橋樑,必須好好斟酌我們使用的語言,使之成為橋樑;我們必須用非常有創意的方式讓宗教參與其中。”
芝加哥環球事務理事會的報告總結說,美國確實應該好好考慮宗教的作用。報告警告說,如果強硬推行不妥協的世俗化方式,就有可能因為失去傳統文化上的認同感而產生意想不到的煽動極端主義的效果。報告作者們指出,美國外交政策的挑戰在於如何使宗教極端主義、而不是宗教本身邊緣化。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