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思維的「墨鏡」

靜伊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我們每個人,不但活在這個客觀世界中,也活在自己主觀想像中。因為不同的人生經歷、生存狀態,不同的社會背景和輿論導向,都會使人形成不同的觀念與認識,這些觀念和認識如同有色墨鏡,當我們戴著它去看外面的世界時會發現,一切都變了顏色。帶著藍色墨鏡的人會覺的眼前的一切都蒙上了藍藍的光,帶著咖啡色墨鏡的人也會看到萬物都加上了咖啡色。

墨鏡戴的久了,便不覺的那是墨鏡的顏色了,因為它與你的思維,與你的視覺渾為一體,難分彼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是內心世界的一種反映。歷史上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最能說明這個道理:蘇東坡和佛印一起坐禪,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像什麼?」「像一尊佛。」佛印心平氣和的說。「那麼,你看我像什麼?」蘇東坡見佛印穿著大袍婆娑於地,連譏帶諷地答道:「像一堆牛糞。」蘇東坡回去和小妹炫耀這件事,以為自己贏了。不料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哥哥境界太低,所謂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才有。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佛;你心中有牛糞,所以才會看別人像牛糞啊。」一席話讓蘇東坡恍然大悟,羞愧不已。

古人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所以當你看到別人這樣、那樣時,感覺對方不可理解時,請先不要憤憤不平和妄加指責,一定要靜下心來反觀內視,對照他人的行為檢查自己的一思一念,是對方真的有問題,還是自己的觀念不對頭?就像墨鏡一樣給外面的世界罩上了不同的顏色呢?快把墨鏡摘下來吧,只有不帶任何自我的觀念去看待周圍時,才能顯示出真知灼見,才會看到一個最真實的世界!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神韻把大家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像《武松打虎》,用舞劇的情境表現價值觀念,把善、惡很清楚的用舞蹈表達出來。」嘉義縣政府社會處處長翁章梁偕同夫人、女兒,2010年3月27日下午,前來一睹「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嘉義縣首場演出的風采,翁章梁讚佩地說道。
  • 電影《城市廣場》中,不屈從流俗與權威的羅馬女天文學家希帕提亞說:「正視這個世界,不要帶著任何觀念,看看會是什麼樣」。這句話打動了我。
  • 上周,一位北京來的藝術家在九龍上海街的「活化廳」門外,做了一個作品,引來坊眾的迷思,也叫記者再三檢討當前香港的社會生態。藝術家做了一支仿紅旗的道具,只是上面沒有五粒星,而只一個『我』字。他慢慢的在上海街朝旺角方向行進。一位小學生很好奇,不明所以,拿起旗端,叫同學給他拍照。那彷如一張「旅發局」(旅遊發展局)的宣傳照。
  • 艾金森主張,簡報者要先撰寫腳本,再以視覺化思維來設計投影片的效果。他說:「撰寫腳本的時候,必須暫時拋開如字型、顏色、背景、換頁之類的PowerPoint設計選項。

    這種作法看似違背直覺,然而如果你先從撰寫腳本開始,反而可以擴大簡報視覺效果的可能性。這是因為撰寫腳本能夠讓你在設計投影片之前,先釐清簡報的宗旨目標。PowerPoint是一種將故事視覺化的工具,腳本能夠開啟它未曾發揮的潛能,讓簡報者與觀眾得到意外的驚喜。」擁有完整的腳本之後,簡報者就可以開始設計,「製作」出他想要呈現的經驗。因此無論如何,腳本必須先出爐。

  • (據台視新聞報導)會說謊的小孩長大以後就可以當董事長 CEO?你可以接受這樣的說法嗎?加拿大有研究指出,如果孩子小小年紀,就會說謊,長大可能會變成領袖或ceo,不過這不是說放著孩子不管,其實孩子說謊,代表他比較會動腦筋、比較聰明。不過重要的是,品德絕對比聰明重要。父母必須在八歲以前導正孩子的觀念,以免變成一種習慣!
  • 來法七、八年來,去過的法國地方還算不少,旅程中的發現不斷增長見識,同時體會到一種完全不同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 神韻國際藝術團在紐瓦克市新澤西表演藝術中心於2010年5月23日晚的演出吸引了新澤西地區華人前來觀賞,她們表示演出中傳遞的精神層面的信息,打開了人的思維,讓人思索生命的意義。
  • 〔自由時報編譯管淑平/美聯社華府26日電〕美國總統歐巴馬即將在本週提出的新國安戰略,將強調美國仍應維持對世界其他國家的軍事優勢,但在此同時,也重視其他非軍事實力,如外交、發展等影響力。這份國安戰略預料將放棄布什時代先發制人打擊思維,反映出歐巴馬著重的外交與合作的夥伴關係。
  • 2010年5月28日,帕特森先生(Alan Paterson)偕同太太一起觀賞了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墨爾本藝術中心的第四場演出,之後,他表示自己「很陶醉」,「是的,非常優美的演出!我真的很陶醉。在澳洲能看到這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文藝演出,真的能豐富我們的思維,拓寬我們的視野。」
  • 從內心湧出的真誠的禮貌、對人的尊重和感恩,打通人與人之間的心徑,也打通了通往機會和成功的路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