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台官方怠惰 黃金淪垃圾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特稿 石門水庫的淤泥處理過程,其實具現了台灣官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縮影。

對官員來說,花納稅人的錢發包清淤,根本就是最簡單的例行公事。也因此,明明淤泥可以是黃金,官員也知道手握黃金,卻寧願視之為廢棄物,四處找地方倒,偏偏棄置地不容易找,也就不急著來清除水庫淤泥了;淤泥越堆越多,水庫壽命越來越短;好不容易送離水庫的淤泥,卻又因為常被亂倒,淪為環境殺手。

石門水庫啟用至今將近半個世紀,十年之前,水庫淤泥再利用研究報告已經陸續出現,各種大小座談會、博士論文,已經開始出現「輕質骨材」這個名詞,國外也有將近五十年的使用歷史可供參考,台灣水利單位雖心知肚明,但並未積極探究其發展商機,以鼓勵業者投入,還是一味遵循舊制,以發包清淤為主要思維。

熟悉台灣政治運作的人都很清楚,政府核發的清淤經費數目龐大,這塊利潤豐厚的餅,通常是地方勢力的囊中物。若將淤泥交由廠商再利用後,搖身一變成為有價料,很容易被扣上「圖利」帽子,「怕事」的官員自然不想「多事」去碰這一塊,以免惹禍上身。

2004年艾利颱風侵台,石門水庫上游沖入大量土石,原水濁度暴增,桃園停水十八天,全國譁然,政府先是制訂了「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隔年再進一步訂定「水庫淤泥利用處理作業要點」,總算明文規定水庫淤泥再利用方向包括輕質骨材、預拌土壤材料、固化混凝土、高強度土壤、磚、瓦、肥料之材料、土壤改良、填料。

官方思維終於有了轉變,時間或許晚了許多,但現在不做,未來會更後悔。

經歷這次的淤泥調查報導,難免感嘆,台灣還有多少老天爺賞賜給我們的財富,卻因為碰到因循怠惰的官場文化,就這樣白白被糟蹋掉?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