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領不堪蝸居 六環外建烏托邦小鎮
【大紀元5月18日訊】在市區從事金融工作,26歲的白領范婷,每天早上6點30分,就從北京北六環附近的一個村莊搭上擁擠的綠皮公交車。30多分鐘後,公交車在一個地鐵站附近停下,她還要坐11站地鐵才能到上班地點。這個在城裡上班、租郊區果園院子居住的女孩,剛租下村裡一個2畝大、有一個果園和兩片空地及20多間房間的小院,她想在這裡建一座「白領小鎮」,實現一種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據新聞晨報報導,在搬到村裡之前,范婷和男友北大畢業後在中科院讀了博士小馬在公司附近的西直門租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養了一條撿來的流浪狗。當時恰好趕上全球金融危機,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帶來全球金融界大地震,於是范婷就給小狗取名「雷曼」。
從考入對外經貿大學算起,范婷在北京已生活了10年,除了農家樂,她在北京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北五環。隨著城市工作時間的不斷增加,從小在南方長大的她「逃離」城市生活的想法越來越強烈。隨著「雷曼」已成長為一條70多斤重、一米多長的大狗,生活空間越發狹小,這令范婷和小馬開始有種壓迫感。「『雷曼』在出租屋裡生活得特別憋屈,這種大狗是北五環內禁止餵養的,白天根本不敢帶它出去遛,只好晚上11點多才悄悄出去轉轉。」小馬回憶。
能不能找一個自己和「雷曼」都住得舒適的地方?范婷想,她要在北京尋找一個寬敞些的地方,嘗試過一種「上班二環、下班六環」的新生活方式。
2009年7月6日,范婷在豆瓣網上建了名為「咱們自己建小鎮」的小組,發表了創建宣言:「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想浪費,不想接受這吃人的房價,我不光要租房,還要住到郊區去!我要呼吸新鮮空氣,我要看藍天,我要有大院子……」
范婷說,她的「小鎮」不是實體意義上的小鎮,而是倡導一種「綠色」、「自由」、「文藝」、「開放」、「交流」的理念,有同樣興趣的網友可以和她一起住,或者也在附近找同樣的院子租下做鄰居。「有更寬敞居住環境,在自己的果園裡散步、吃果園裡沒有打農藥的水果,白天曬太陽晚上看星星,有臭味相投的朋友週末在院子裡的咖啡館談論剛看完的新書、實現低碳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也許值得一試。」
從2009年10月開始,范婷和一些對「小鎮計劃」感興趣的「80後」網友開始利用週末,花上一天的時間在北京郊區農村尋找合適的房子。最終,范婷和小馬找到了現在這個院子,月租金不到3000元,離地鐵站18公里。果園裡有幾十棵杏樹,鳳凰嶺附近一左一右兩座裹著青裝的小山巒正對院門,天氣好時還能看到雲朵被太陽照射後投在山腰上的倒影。
鄉村生活夢想就這樣真實地實現了。對范婷來說,鄉村生活裡,充滿了新奇,新鮮的西瓜和豆腐讓她驚嘆,舊貨市場裡的舊物也被她廢物利用。
特別令范婷感觸很深的是,村子裡相對城市更加和睦的鄰里關係。比如,她在博客中仔細記錄了喜歡聊天的鄰居王師傅熱情地把自家包的包子送給范婷和小馬,令他們十分感動。4月初,他們在院子裡松土時,有村民還主動告訴他們,目前地裡還有寒氣,到谷雨臨近時播種最合適。
在沒有買車之前,小馬還專門買了輛電動自行車,方便去附近農貿市場購物。和范婷對農村與城市生活的感受不同,更多來自於感性的體驗的小馬說,他是來村子裡住後,才發現生活是如此具體,「很多東西都是在市區時根本想不到要買的。」小馬一邊拿著小斧頭劈柴準備招待近10名網友的「燒烤晚會」,一邊說,「比如電動車需要用的打氣筒,比如熱水器要自己置辦。」
在他們尚未來得及收整好的客廳裡,放著全套的張愛玲小說全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牆角還放著小馬的吉他,還有一架天文望遠鏡。頑皮「雷曼」在雪白牆上印下的一個狗爪子印,竟被范婷用彩色鉛筆畫上幾片葉子,改成成花朵的圖案。
在他們的影響下,如今,村子附近還增加了兩個從城裡新搬來的鄰居。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