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流水、碧波盈盈,如空谷清泉般的美麗聲音是一般人形容「箏」的音樂語匯。「箏」這個樂器距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所以又被稱為「古箏」。早在戰國時代,「箏」就流行於秦、齊、趙等國,其中又以秦國最為盛行。
相傳當時有一位叫婉無義的人,將二十五弦瑟送給自己的兩個女兒,卻沒想到女兒們每天為了彈瑟爭執不休,後來竟將瑟爭破成兩片,便將其中一片十三條弦給了姐姐,另一片十二條弦給了妹妹,秦始皇得知這件事,就把分裂後的樂器叫做「箏」。
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有一篇〈諫逐客書〉,這是李斯批評秦始皇的一段奏文,內容提到:「夫擊甕扣缶,彈箏搏髀,而歌呼鳴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李斯對秦始皇「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的用人政策,以樂器的選用作為諷諭。所謂「甕扣缶,彈箏搏髀」,這是指秦地的民間樂器,「秦地」指的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而這些民間樂器,李斯稱它們為「真秦之聲」。由於這個典故,所以後人對於「箏」又有「秦箏」之說。
二千多年來,「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融匯了各地的民間說唱、戲曲和器樂形式,逐步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不同音韻特點和獨特演奏技法與傳譜的古箏藝術文化,以區域性可概括分為最具代表性的五大流派:表現柔美委婉風格的潮州箏派;具有古樸優美意涵的客家箏派;刻劃典雅細膩氣質的浙江箏派;展現粗獷明快風韻的河南箏派;以及表露剛健樸實個性的山東箏派。
箏在漢、晉以前為十二弦,魏.阮瑀的《箏賦》中提到:「弦有十二。」唐朝詩人岑參的作品中敘述:「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說明隋唐時期,箏由十二弦增加為十三弦。明清以後箏逐步增加為十五弦,清光緒年間出版的《大清會典》中記載:「秦箏十五弦,似瑟而小。」
鋼絲弦可以說是粵、閩兩省所首制;它的弦質因借鑒揚琴,也由古代的絲弦改為銅絲弦,最後演變為鋼絲弦。另一種尼龍包鋼弦,則是以金屬弦為內質外加尼龍絲纏繞而成,使它既有金屬弦的清脆、明亮的特點,又不失絲弦委婉質樸的聲韻。隨著弦數逐漸的增加,目前普遍常見的古箏有十六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等多種弦制,弦質除了鋼絲弦之外,大多為尼龍包鋼弦。
箏是以梧桐木製成長方形的音箱,面板成弧形,在樂器上有弦與弦孔,琴面中間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雁柱,又稱箏碼或琴碼。由於它們斜形排列很像飛翔的大雁群,所以稱為雁柱。雁柱左右移動時,可以改變音的高低。
箏的彈奏方式分為右手彈弦、左手按弦。右手以拇指、食指、中指彈撥琴弦,分別稱為托、劈、挑、抹、剔、勾,還有搖指、撮(大指與中指同時撥相差八度的琴弦)、琶音、拂弦等。左手按弦的方式主要有輕巧快速的按動琴弦、慢速的按、上下按放數次或一次等,分別稱為顫音、揉音、按音、滑音(上滑音、下滑音)等,它們形成了箏曲「以韻補聲」的旋律特點。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