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堅守韓國茶道傳承 朴東春用心喚茶魂



東亞茶文化研究所所長朴東春博士精研韓國飲茶文化三十年,談起茶,信手拈來皆成趣,一如她所手製的茶,蘊含著瀟灑淡泊的韻味與芳香……

文 ◎ 趙潤德 譯 ◎ 朴蓮 攝影 ◎ 鄭仁權

起來跟一般住宅沒兩樣,韓國果川市的一棟大樓內,平凡而溫馨的三個房間裡卻充滿了清韻的茶香和沉甸甸的古書,這兒是韓國東亞茶文化研究所。

鑽研韓國茶已三十年,東亞茶文化研究所所長朴東春博士繼承了韓國「茶聖」草衣禪師的茶風,她所製作的茶葉蘊含著瀟灑淡泊的韻味與芳香。這是一個唯有製茶和泡茶法達到極點時,才能展現出來的清朗世界,也就是她所繼承的「茶的世界」。

從窗口四望,東亞茶文化研究所周圍盡是蔥鬱的銀杏樹,與原來想像的田園茶景大相逕庭。原來朴東春的茶園不在研究所附近,而是位於全羅南道,每年採收之後,在四、五月間才會製作成茶葉。

東亞茶文化彼此關係密切

與朴東春的敘談是從一杯溫茶開始的。

「韓國的茶是用溫水泡的,與中國茶大同小異。用涼水泡茶的方法,似乎是在八零年代受到日本的影響所致。日本是在宋朝時(約十二世紀)引進茶文化,開始是著重在養生,後來隨著幕府統一,遂被作為馴化武士之用:在一個很小的房間裡,卸下武器喝茶,代表卸除敵意,強調其禮儀和嚴肅性。之後,日本徹底的利用了茶文化,創造出所謂『茶禮』的獨特文化。現在,只要說到『茶』,很多人腦中就會浮現『茶禮』,其實喝茶意義重在品茗,只是後來喝茶的方式被固定化,在視覺上,成為一種表演,於是發展成為『茶禮』。我國多少也受到日本茶禮文化的影響,如今,好像一談起喝茶,就是要穿著韓服安靜品啜茶飲,其實,這是『茶禮』與我國的韓服融合而產生的新品茗形象。」

茶韻深淺寸心知

在朴東春的眼中,茶是具有生命力的,也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珍貴禮物。「茶味會隨著採收時間而變化,所以採茶的時間,歷來是很嚴格的。不論怎麼說,頭一次採的茶是最好的,因為最能展現茶本身的味道、芳香以及特有的清新。我國茶葉屬於小葉種茶,茶葉薄而小,並不適合多次沖泡,只需一次充分泡出茶香以後,享受其後味和餘韻。」



在朴東春的眼中,茶是具有生命力的,泡茶者

得在二次、三次的泡製中,與茶相互進行心的

溝通,其後才會泡出好茶。

「其實,理想狀態下,泡茶者得在二次、三次的泡製中,與茶相互進行心的溝通,其後才會泡出好茶。喝一口清爽的茶,就如同含著芬芳的花葉,茶香滲入身體深處,似乎隨著呼吸流過身體的每一處。」

相反地,「苦澀和混濁的茶味,無法受到的貴族和文人們的歡迎,因為這些階層的人具有極高的美感及鑑識能力。」「一般而言,茶涼之後,茶中的丹寧成分與空氣相遇,會令味道苦澀。所以,喝茶得趁熱,然後品味其餘韻,利用其餘韻看書或坐禪,所以禪宗才會進一步據此發展茶文化。其實,最初中國道家是以茶養生,將茶葉當作藥使用,用以輕身成仙。後來佛教達摩坐禪法出現,才發現茶可以熱身,有助集中精力,有益於修行。」

製茶方法有玄妙

目前韓國市面上所銷售的綠茶味道多苦澀,這是因為製茶者不了解茶的特性而造成的。「風土和環境不同,茶種也有差異,例如,我國只能產綠茶;中國南部福建省,因濕度高,適合產烏龍茶;採收和經驗,也會影響茶產的品質,甚至茶葉的大小厚度不同,泡製方法也不同。

我國的茶富有高度的價值和品味,可惜我國茶文化運動只是意欲急進,製茶方法由公司技術員製作,製茶機器也是從台灣或日本引進,因此,無法展現我國茶產的特性,導致市場上現在銷售的綠茶味道苦澀。其實,我們應該以傳統為基礎發展茶文化。」

「傳統上,我們應在『穀雨』時節採收茶葉,然後在350~400℃左右的鐵鍋裡炒第一遍,之後再搓炒一遍,然後再晾乾,中國也是用此種方式製茶。這種方法看似簡單,但是其中有很深奧的妙理,草衣禪師也曾說過在炒茶上有很玄妙的道理,有用言語難以表達的訣竅。」

長久以來,坊間流傳著所謂「九蒸九曝」的說法,其實「製茶方法的記載裡沒有此說,朝鮮後期文人李裕元寫的《林下筆記》雖有此一說,但是他並不懂茶,而且書的內容也是涉獵多種紀錄而成的,可能因此失誤。『九』是陽數之極,但也有『小心』的意思,單論其意,並不見得真的『九蒸九曝』,小心的曝曬或者小心的蒸,可能是更為確切的意思。中國唐代以後,很多書中都記載許多不同的製茶方法,但是有關『九蒸九曝』的紀錄則遍尋不著,可見此種說法有待商榷。」

韓茶的淵源與演變

韓國的飲茶文化淵源於中國,歷經式微又再復興,歷史長達千年之久。「中國的唐代是正式產茶的時期。當時『茶』又寫為『荼』,人們把它用來煮粥或當作野菜食用。約九世紀左右,唐玄宗在位時期,製茶方法逐漸系統化,飲茶文化才得以發展。大概在同一時期,我國也開始引進茶籽。高麗時代佛教隆盛,飲茶成為僧侶、文人王室專有的高級文化。隨著高麗的滅亡和朝鮮時代的開始,飲茶文化與佛教一起步入衰退之路。朝鮮王室只是象徵性的保留茶的意義,實際上,茶已被用來作為解煩消渴及減緩感冒的藥物。」

十九世紀時,草衣禪師繼承飲茶的傳統,韓國茶道步入復興時期。草衣禪師(一七八六至一八六六年)是朝鮮後期僧侶,他所開創的茶風被視為韓國茶的道統,被推崇為「茶聖」。他在海南的頭倫山建立了「一支庵」,在四十年期間靜修「止觀」,還著書「東茶頌」,書中記載頌揚茶的歷史、茶樹的品種、製茶煮茶與喝茶之法、茶的生產地與品質等,在朝鮮時期被稱為「茶經」。



品茗、吟詩、賞畫,朴東春博士繼承了韓國「茶聖」草衣禪師的茶風。

應松和尚傳授茶道

一九七九年,朴東春與應松和尚相遇,應松和尚正是草衣禪師茶風的承傳人。當時朴東春正在學習漢學,經常向應松和尚請教草衣禪師的資料,也因此無意中接觸到茶,進而開始學茶。一九八五年,應松和尚正式傳授她「茶道」。

製茶而不賣茶



製茶三十年,朴東春始終遵守一個不變的原則:每年自己張羅製茶費用,絕不賣茶。

「我每年製作四、五百罐茶。如果要賣茶的話,研究所的運營資金和研究生們的獎學金就都足夠了。但是我拒絕那麼做,因為這種做法會帶來弊端。試想,如果將茶用來賣錢的話,我還能用茶招待來這裡的客人嗎?用價格來算的話,一杯茶就要值幾十萬元韓幣了,在人情上我感覺怪怪的,所以不能那麼做。」

幸好與朴所長有同感的人士在十年前組成「東春茶後援會」,大部分的製茶費用都來自他們的支援。她所製作的茶也免費提供給來此拜訪的後援會會員、僧侶及研究生。「茶文化已有數千年了,經過無數人投入研究,才有今天的成果。我不能為了個人的利益,利用前人先賢的苦心。無論如何都不能違反自己的良知,做出賣茶的事來。」

機器製茶 原味散失



朴東春把茶和金錢分開是有理由的,因為她見過太多因量產而漸漸失去製茶原貌的例子了。

「從九十三年開始,為了尋找製茶的原貌,我曾做過很多研究調查。有一次曾經拜訪中國的一個寺廟,當時那裡還以半手動的方式製茶。過幾年再去的時候,發現完全變成機械化製茶,經人之手製作出來的茶,量雖少,但才有真正的價值。利用機器製作的是工業產品,會失去茶的原味,只會名存實亡。文化的破壞很容易,但是要復原就難了。就算能根據古籍記載復原,或許外形會相似,但是內在的價值已經不復存在了。」

人情似茶香 品茗亦品人



在喝茶敘談期間,朴東春說了幾次「幸好今天茶味很香」。她認為茶的味道是隨著喝茶的人而變化的。「茶是有機物,是共同分享的精神世界,所以喝茶得分對象,不是與誰都能共飲的。請您聞一下茶杯。」盛過茶水的空杯子裡餘味猶存,縈繞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眼前的朴東春,與茶共度三十年,已然如一杯清香甘醇的茶飲,散發著溫馨與祥和的氣質,正是「人情似茶香,品茗亦品人」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