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術長廊

矯飾主義(十三):葛雷柯作品賞析(上)

《脫掉基督的外衣》(The Disrobing of Christ) 1577~1579年,油彩‧畫布,285 x 173 cm,主教堂,托利多(Toledo),西班牙

評析:

畫面描繪了身著紅色外袍,顯露出無畏、超然神情的耶穌基督,在髑髏山遭釘刑前的一幕,此畫具備了「拜占庭聖像畫」的傳統特質──透過某個悲劇式的宗教事件或人物的感染力,觸發巨大的信仰熱情與最深層的醒悟。

畫中耶穌被一群冷血、迫不及待的無知群眾圍繞的場景,往往內心邪惡、敵視上帝的人,不僅面目可憎,外在行為也必是粗暴、野蠻的,與下圖中北方藝術家—波許(Hieronymus Bosch,1450-1516年)的創作,有近似之處。

整體布局嚴謹,叫囂擁擠與醜惡猙獰的人群,對比著基督安詳聖潔的臉龐與堅定孤寂的身影。基督大而明亮的雙眼透著渴望之光,仰視著天,忍辱地期盼著使命的完成與結束,好與他在天上的父(耶和華)相會。

右側是一名穿綠衣的劊子手,拉扯著綁縛耶穌的繩子,並企圖竊取基督的紅袍。在他挺立身軀的左側與後方,錯落著四名西班牙貴族,身披16世紀象徵「捍衛正義與真理力量」的銀色盔甲,正親眼見證著這關鍵的一幕,左側的那一位更是神情憂鬱悽惻地注視著我們,似乎在尋求著悲憫,顯然這是一幅古代與現代時空交錯的畫像,更闡釋了基督為世人犧牲的偉大情操是超越時空限制的意義,對所有人類而言都該是最珍貴的恩典。



《背十字架的基督》,波許(Hieronymus Bosch,1450~1516年)

畫面的底部,又有一組交叉對稱的人物:右下方,一人正在熟練地為十字架鑽孔作最後的準備,左下角是聖母、約翰與抹大拉的瑪麗亞,正絕望地看著他的動作。葛雷柯放棄了文藝復興時期極為重視的「透視法」所塑造出的縱深感,而將畫面整體向內集中。基督似乎是被人群粗暴地推擠下走向我們,製造出一種集體邪惡下的陰霾逼迫感。

在形式上,這幅畫最大的特點即是:義大利式的橫式畫面被直式畫面所取代,他拋棄了義大利時代慣用的建築遠近法(透視法),改採往上延展的空間處理法,在造型概念上,頗近似中國直立捲軸式山水畫的處理方法;《脫掉基督的外衣》這一系列的作品,顯露出葛雷柯對戲劇性構圖及寒性色調的偏好。

從人物身體變形拉長的傾向及對光、色運用的意識,可以看出葛雷柯的作品受到義大利藝術風格的影響,急速地蛻變。暖色調逐漸消失,學習丁托列多(Tintoretto)的手法,轉向青或白光的表現。這幅畫就是採用青白光交錯的效果,來呈現善惡對比之下那股沉鬱悲壯的力量。

《歐貴茲伯爵的葬禮》(Il Seppellimento del Conte di Orgaz);1586-1588年,畫布,油彩,460×360 cm,瑞士托利多聖托梅教堂藏。

評析:

在葛雷柯完成的訂製畫中,最光彩奪目的是《歐貴茲伯爵的葬禮》。這幅畫也是葛雷柯作品中尺幅最大的。為了紀念歐貴茲伯爵的虔誠,聖司提反(註1)和聖奧古斯丁(註2)攙扶著他的遺體出現在畫面中,死者也穿著由葛雷科親自設計的鎧甲入殮。畫家把這傳奇的故事重現為一個當代的事件,當地的貴族和教士也出席了葬禮。畫家用令人眼花繚亂的色彩描繪甲胄與祭服,絢麗的色彩和細膩的筆觸均表現出極佳的質感。



《歐貴茲伯爵的葬禮》局部。黑衣哀悼者中,右二注視觀眾者為畫家本人。



畫家自畫像

葛雷柯巧妙地以向兩側延展的雙翼般的白雲將畫面分成兩部分,呈現向上升騰的感覺。上半部以「前縮法」描繪神聖永恆的天堂位階與秩序:基督、聖母與約翰(John the Baptist)成三角排列,左方手持鑰匙者是聖彼得,象徵天堂之門的開啟;下半部刻畫縟麗卻難免一死的人間,細瘦的人物、群體集中又左右對稱的布局,明顯是拜占庭鑲嵌聖像畫的慣用筆法,同時採取立軸式的空間配置,葛雷柯企圖在有限的框架中呈現超越現實的夢幻空間。

在動態的視覺效果上,利用上下色彩與造型的對比變化,引發最大的宗教悲憫之情。畫面中央,雲團般的細長小天使形象,是伯爵的靈魂,一位天使正把它送往天國,準備接受聖母與約翰的賜福與耶穌的審判,上部人物四肢與眼神的動態無不趨向那在高處,司掌靈魂歸宿與至高審判的耶穌基督。下方穿著黑衣的權貴與上方樸實無暇的天堂相比,人間的功業與榮耀就顯得虛妄且短暫了,右下方一位背向我們的教士者穿著白色法衣,對應著上方耶穌的白袍,呈現出光潔的透明感,而他攤開的雙手與身體構成十字的形狀,眼神透著虔誠與悲悽,渴盼著神恩的眷顧與降臨。

這幅繪畫將「矯飾主義」的一切表現技巧融合成了一個令人迷狂的視象,比丁托列多(Tintoretto)的手法具有更強的精神衝擊力。

整體畫面宛如一扇巨大的直式視窗,佔據教堂的一堵牆面,在上半部畫家利用了強烈的「短縮法」表現人物形象,旨在塑造一種錯覺,使我們感到天國無限的壯闊,而下半部前景中的人物,雙腳被畫框截去,刻意加強的舞臺效果下,暗示了人間世界的侷促有限。葛雷柯巧妙地藏身在下方的黑衣哀悼者中,注視著我們(自左方數來第7位),近景一個手持火炬的可愛小男孩—是作者之非婚生子,因為他上衣口袋中的一方白巾,上面用希臘文寫著艾爾‧葛雷柯的名字與“余之所出”的字樣,也顯示了男孩出生的年份。@*

(註1)司提反位於死者左方。曾擔任教會的執事,是第一位殉道的基督徒。名聲極佳,充滿恩典,能行神蹟。當時有許多信奉猶太教的人起來與他辯論, 司提反卻以對神義的領悟與堅定的信念一一化解。遭人誣告他誹謗神與曲解(摩西律法),危言聳聽,猶太長老和學者拘捕司提反,但他毫不畏懼地指責眾人抗拒聖靈,殺了義者耶穌,受了神的律法,竟不遵守;惱怒之餘,眾人將司提反推到城外,用亂石打死了他。臨終前他向主呼籲說:「求主耶穌接受我的靈魂!」又大聲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惡歸他們!」

(註2)死者右方戴Mitre—高尖摺式禮冠者。西元354年生於北非的塔加斯特城(Tagaste)(現在位於阿爾及利亞境內的桑克阿哈拉城)(Souk Ahras)42歲任北非希坡(Hippo)主教。76歲離世。因對基督教有重要建樹,故被天主教會封為聖者,稱聖奧古斯丁(Sanctus Aurelius Augustinus)。他的神學成為後來基督教教義的基礎,影響整個東西方教會,尤其對西方教會最深。著有「上帝之城」。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