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14日電)喜歡思考、不喜歡死背書的佘聆,自幼熱愛音樂,對音樂療法有興趣,希望以音樂做終身事業,她捨棄國立大學,就讀私立大學,由於堅持自己想法,讓她一口氣考上3所研究所。
即將從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畢業的佘聆,最近考上台大、南藝大、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等3 校研究所,她打算唸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將來攻讀博士學位,實現以音樂做終身事業的理想。
提起自己的名字,佘聆總是哲學味十足。她說,「佘」是「人」要受啟「示」的意思,所以要注意聽別人的啟示,並且要「聆」聽之後再做回應,因此父親為她取名「佘聆」。
佘聆3 歲開始練習鋼琴,後來也學長笛。大學甄試時考取新竹師院,但是父親告訴她,當老師很辛苦;高中的英文老師也跟她說,人生最快樂的事,是能將興趣與事業結合,於是她捨棄國立學校,參加指考。
大學指考時,她摒除其他科系,考上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但是,上了南華大學之後,讓她十分失望,因為琴室裡的立體鋼琴,不如她家的三角鋼琴,讓她覺得自己沒有練琴的地方。
但是,教授民族音樂學的老師沈洽,以及教授世界音樂學、人類學、原住民音樂的老師陳俊斌都告訴她,到南華大學不是來練琴學技術的,而是要學會思考,關懷人文;要懂得文化,學會人際關係,要有宏觀的視野。
在歷經初期的挫折後,佘聆開始調整心緒,學會觀察,在老師指導下,找到讀書、思考的方法,並向國科會申請到「阿美族工作歌」調查計畫。
佘聆很認真地前往台東,訪問阿美族音樂研究專家,但專家認為這個題目至少是研究生的題目,以大學生來研究,顯得「太嫩了」,讓她吃到閉門羹。
工作歌是阿美族人在搗米、拾貝、採藤等各種工作場合,即興唱出的歌謠,很少人研究這方面的題材。
面對專家的「擔心」,佘聆沒有氣餒,她認為自己有能力去探討這個題目,於是更認真地尋找文獻、與指導老師討論。
有1天,她再次到台東拜訪專家,問他「mi-tapi-ay」的用法時,專家才對她另眼相看,因為「mi-tapi-ay」是個古老的用語,通常指的是未婚妻或女性到男方幫忙的意思,也指未婚少女,具有多重意義,不是深入鑽研的人,是不會用這個古老用語的。
自此,佘聆的研究才開始變得比較順遂,不但完成了國科會的計畫,還做為大學畢業的論文,也成為最近研究所面試時,向考試委員說明的焦點。
佘聆的堂兄弟姐妹,大都是國立大學學生,4 年前她考取私立大學時,她的父母難免感到落寞,但佘聆堅持自己的想法,如今一口氣考上3 所國立大學研究所,也成為學弟妹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