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引導民間投資 民資:或許只是傳說

標籤:

【大紀元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姜斌綜合報導)2010年5月13日,中共國務院發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欲引導民間資本進行廣泛投資,但有評論人士認為,「打破壟斷」或許只是個傳說!

政策有如水中月

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內容共有36條,相對5年前的「非公36條」,民間將該《意見》稱為”新36條”。新36條主要是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擴大投資範圍,可以進入一些「壟斷」性行業。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從來就不缺乏政策法規,但這些政策也從來沒有被認真執行過,甚至有些政策還是相互矛盾的,這些政策有如水中月,只能是看看而已,不能當真的。

其實這次出台的”新36條”根本不能稱之為「新政」,因為這些內容早在2005年的《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即「非公36 條」)中早就說得明明白白了,但與「非公36條」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實施細則卻至今尚未出台。

尤其是2006年國資委出台了《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電信、能源等七大行業將由國有經濟控制。這和「非公36 條」幾乎是完全矛盾的,等於是徹底推翻了「非公36條」所提出對民間資本開放壟斷領域的精神。

截至2008年,中國私營控股投資在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中占13.6%,金融業占9.6%,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占7.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7.5%,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占 6.6%。而在石油、電信、鐵路等壟斷性行業中,改善難以覓得民間資本的蹤跡。

隱形壁壘難以打破

雖然政策上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的門檻降低了,但實際一旦觸及到壟斷行業中的既得利益集團時,「民資」就會碰到巨大的「隱形壁壘」,口頭支持民營資本,事實上處處設卡的現象屢見不鮮。

例如2009年3月,中國首個採取特許經營權的敦煌太陽能電站項目價格競標,但是「國有」大型企業極力壓低電價,爆出了全球最低的光伏上網含稅電價,理由是「賠得起」。但是剛剛進入這一領域的民營企業恐怕「賠不起」,隱形壁壘使得民間資本只能望而卻步。

民間有「兩道門」的說法:民間資本進入一些領域投資,會遇到兩道門,一個是「玻璃門」--看著可以進去,真的想進去的時候,頭上會撞個大包;另一個是「彈簧門」--剛剛把腳擠進去,稍一不小心就又被彈出來。

因此有評論人士認為,民間資本能否真正順利進入壟斷行業,還是個未知數,「打破壟斷」或許只是個傳說!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萬科動作頻頻 能否「脫險」仍存疑
葉曉:斷崖式下跌 中共房市陷三大魔咒
大陸養老金制度將並軌 公務員退休金會縮水?
大陸一季度46萬家餐飲店消失 同比增23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