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日訊】前言:社區大學沒有入學門檻,只要身為成年人,無論學、經歷皆可入學。社區大學多樣化及實驗性課程,滿足了不少渴望不同學習領域的學員,勇於嘗試、實現自我。
(大紀元記者劉漪晴台灣台北報導)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第12屆全國研討會,5月1、2日在台北舉行。今年研討會以「前瞻‧躍升‧永續—社區大學的教學發展與制度創新」為主題,針對社區大學的未來發展,邀立委、中央及地方政府代表,參與政策論壇對話。希望政府對社大這些年發展出的特色與價值,能夠重新審視,面對社大多年來「妾身未明」的制度問題,給予明確的法制定位。
這項研討會召集人、全促會副理事長蔡素貞表示,社大運動初萌時,期待建構一套具高等教育內涵的成人教育體系,彌補或提供過去無緣進大學一圓學士夢近千萬的國人。但12年來理想與現實落差日益擴大,政策面仍僅採記學校體系的學習成果,學校學習一枝獨秀,對非正規教育的學習成就仍未予以採認,雖然2002年終身學習法已明訂應建立終身學習成就認證,但大都為宣示性條文,並未予以貫徹。
從1998年第一所社大成立以來,到去年底含15所部落社區大學,全國社大總數已達近百所。「教育部只關注到每人前1/3人生的教育學習」蔡素貞說,台灣民眾在25歲前都享有教育部所規劃的充沛學習資源,但在現今知識與學習方法不斷更新的情況下,民眾不可能只靠著20年的學習來應付多變的社會。
「以鄰國韓國為例,該國推動終身學習是公、私部門相互協力,並與人力資源結合發展的,甚至把終身學習的權益放入憲法裡面保障。」蔡素貞呼籲教育部應以韓國為學習目標,將今年訂定為「99終身學習年」,希望大家正視終身學習的必要性,社大也願意成為橋樑,爭取每位成人皆重視的切身權益。
蔡素貞認為,民眾已經自覺到學習是一項終身進行的事業,但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成年人找不到正規的學習環境可以自在的上課;同時,她已提出幾點社大發展的瓶頸,認為社區大學空有「大學」之名,但無學位之實,許多學員修習完128學分之後,提出優秀的論文,但困於法源依據,無法領取社大的學士學位。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林朝成表示,12年來社大不僅提供民眾學習機會,社大的課程發展與公共參與,提供另一套有別於學院套裝知識,更貼近真實生活的經驗知識,社大不僅強調終身學習,更堅持終身實踐,為台灣建構另一套知識體系,彌補正規體系教育之不足。雖社大已是台灣終身教育政策最重要的承載者,迄今社大仍處於規範匱乏狀態,仍被排拒於成人高等教育之外。
林朝成說,社區大學不同於其他純粹為了陶冶身心、習得技能的社教機構,公民社會的理想,也是責任,是台灣社區大學的獨特之處,也是未來台灣社會值得投資、必須重視的民間力量。◇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