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3日電)台灣農委會林務局今天宣布,抽用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所形成的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98年起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推動社區營造,已完成 5件國際環境藝術品,今起開展至7月25日。
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經營科技正林華慶表示,為改善地層下陷的窘況,林務局自94年起補助雲林縣政府辦理雲林縣口湖鄉溼地生態園區經營管理示範計畫。
他說,為使偌大下沉泡水的農田轉化生機,且發現總計100公頃的濕地上,已吸引86種候鳥造訪,生機盎然;林務局於是找來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成龍濕地,透過與社區居民攜手做各種活動,為家園打造另一片天。
他說,100公頃的濕地中,計有41公頃土地的地主願意參與雲林縣口湖鄉濕地生態園區經營管理示範計畫。
一年來,觀樹教育基金會在取得成龍國小的支持下,透過70多名該校小學生參與基金會舉辦的各種生態探尋活動,進一步帶動村民一起走入成龍濕地與成龍村,例如製造木質誘鳥吸引候鳥造訪、清理濕地、在廟口舉辦表演活動等。
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王昭湄說,最近一次並邀請國際知名藝術教育家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策展「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吸引33國、81位藝術家提案,最後選出 5組藝術家參與本次活動。
她說,5組海內外藝術家所完成的5件作品,都是使用在地材料,甚至邀請在地小孩與居民攜手打造完成。
5件作品包含可讓孩子攀爬玩耍的「風車盒子」,用蚵架打造而成的「入侵生物」,有蘆葦、竹子與麻繩打造的「候鳥」,有可讓人進入坐賞候鳥的「羽翼下的視角」,以及仿造螺的意象打造的「聆聽」等。
林務局表示,這5件作品的完成,經歷居民與海內外藝術家的交流,作品約駐立在成龍溼地3個月,之後自然風化,回歸大自然;並希望這次從生態著手的社區營造活動,可以為地層下陷的成龍村,找到一條新路。